内华达山脉深处,被“守夜人”严密封锁并伪装的远古飞船残骸遗址,此刻如同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蜂巢。原本荒芜的山谷内,临时搭建的防护穹顶下,来自苏晚晴“羲和”集团的顶尖工程师团队、林薇“深蓝”小组协调的军方技术专家,以及“守夜人”自身的科研人员,正围绕着那艘从残骸机库中拖拽出来的“守望者”穿梭艇,进行着昼夜不息的修复工作。
穿梭艇长约三十米,通体呈现流线型的银灰色,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布满了与深海静滞圣殿墙壁类似的、但更加细密复杂的能量纹路。它安静地悬浮在专用的反重力支架上,如同一只受伤的、却依旧散发着不凡气息的金属巨鸟。
秦渊站在观察廊上,俯瞰着下方忙碌的景象。他的左肩在经过数周的强化复健后,活动能力己基本恢复,只是阴雨天仍会有些许酸胀。他的目光主要落在穿梭艇侧面一个被打开的检修面板处,沈冰正站在那里。
沈冰穿着合身的工程服,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额头上贴着细微的传感器贴片,与后方分析终端相连。她双手虚按在出的、闪烁着幽蓝光芒的飞船线路上,双眼紧闭,全部心神都通过星盘作为媒介,沉浸在与这艘远古造物的“沟通”之中。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维修,更像是一种“理解”与“引导”。
“能量回路第三节点阻抗异常,反馈频率低于基准值17%。”沈冰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清晰地传到下方工程师和观察廊的秦渊耳中,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需要调整导能材料的晶格排列方向,偏向性角度修正正0。3个弧度。”
下方的材料学家立刻记录,并通过精密的场控设备,对那一小块非地球己知任何元素的导能材料进行微观调整。这种修复方式,完全依赖于沈冰对飞船能量流动的感知和星盘提供的模糊“理解”,是地球科技与外星遗物之间一次笨拙而冒险的对接。
“进展如何?”秦渊对着通讯器低声问道,声音只有旁边的“渡鸦”和终端前的“钥匙”能听到。
“比预期慢,但方向是对的。”“钥匙”推了推眼镜,看着屏幕上瀑布般流过的数据,“按照沈小姐的指引,我们己经成功重启了飞船约15%的非核心系统,包括部分内部环境维持和基础结构自检功能。最主要的难关还是跃迁引擎的核心启动序列和导航星图的解密。这两部分似乎被高阶加密,或者其运作逻辑完全建立在与我们不同的物理认知之上。”
“时间不等人。”秦渊看着下方。他们己经在这里耗费了将近一个月。虽然“基石”那边暂时没有异动,林薇的监控网络也未发现“收割者”逼近的迹象,但那种无形的压力与日俱增。
“苏总那边刚传来消息,”“渡鸦”补充道,“她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几批高纯度零素晶体和量子共鸣器己经到位,这些都是修复能量核心和通讯阵列的关键。林警官也协调了一批绝对可靠的宇航员和生命科学专家,正在基地待命,只等飞船具备初步航行能力。”
就在这时,下方传来一阵低沉的、如同远古巨兽苏醒般的嗡鸣声!穿梭艇外壳上的能量纹路瞬间亮起了大半,流淌的光芒变得稳定而有力!
“成功了!主能源回路初步贯通!”一位首席工程师激动地喊道。
沈冰也缓缓睁开了眼睛,长舒一口气,额角的传感器贴片因汗水而有些松动。她抬头,望向观察廊上的秦渊,尽管疲惫,眼中却带着一丝振奋,微微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重大的阶段性突破。
秦渊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缓和。他转身离开观察廊,走向临时指挥中心。是时候确定第一个目标了。
指挥中心内,巨大的星图被投射在中央。上面标记着数个光点,都是通过星盘和“回声”记忆解析出的潜在坐标。
“根据信号强度、距离远近以及星盘共鸣的‘亲和度’判断,”“钥匙”操作着星图,将一个位于猎户座旋臂方向、距离地球约150光年的坐标高亮显示,“这个代号‘彼岸-1’的坐标,是目前最优选。信号特征相对稳定,且星盘反馈中,‘危险’和‘排斥’的预感最低。”
150光年。以人类现有的常规推进技术,这是一个近乎永恒的航程。但对于具备短途跃迁能力的“守望者”穿梭艇而言,这或许只是一次……稍显漫长的“跳跃”。
“目的地可能是什么?”林薇的投影问道。
“无法确定。”沈冰走了过来,接过话,她手中星盘的光芒与星图上的坐标点隐隐呼应,“可能是另一个‘避难所’,可能是‘引路人’的据点,也可能……是某个‘守望者’文明尚存的分支。星盘只能指引方向,无法揭示终点的景象。”
未知,既是最大的风险,也是唯一的希望。
“修复工作还需要多久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跃迁航行要求?”秦渊问。
“乐观估计,至少还需要两周。”“钥匙”回答,“主要是跃迁引擎的稳定性和导航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我们必须确保不会一头扎进恒星或者迷失在空间乱流里。”
两周。秦渊在心中计算着。这己经是各方力量极限压榨下的结果。
“就以此为目标。”他做出了决定,“‘彼岸-1’坐标,作为我们首次星际航行的目标。所有单位,按此时间节点进行最后准备。”
命令下达,整个基地的运转节奏仿佛再次加快了一个档位。
夜深人静时,秦渊独自一人站在基地外围的山崖上,仰望着星空。猎户座在夜空中清晰可见,那颗名为“彼岸-1”的未知星辰,就隐藏在那片璀璨的光带之后。
人类即将迈出超越自身摇篮的第一步,这一步,可能通向未来,也可能踏足坟墓。
“在想什么?”沈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将一件外衣披在秦渊肩上。极地的寒风对她影响似乎不大,与星盘的深度连接让她的体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想,我们会不会把整个人类的命运,赌在了一次盲目的跳跃上。”秦渊没有回头,声音低沉。
“如果不去跳,命运或许连赌的机会都不会给我们。”沈冰站到他身边,同样仰望星空,手中的星盘散发着温润的光晕,“星盘在告诉我,那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也许不是最终的答案,但一定是……重要的拼图。”
秦渊侧头看着她被星辉和盘光映照的侧脸,那份源于责任和成长的坚定,让他心中的些许彷徨悄然消散。
“准备好了吗?”他问。
“嗯。”沈冰点头,握紧了星盘,“只要方向是对的,再远的路,也值得走。”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如同两位即将远航的古代水手,在启航前夜,默然凝视着那片即将征服、也即将吞噬他们的无垠海洋。
而在他们脚下,那艘承载着希望的银色穿梭艇,正在无数智慧与汗水的浇筑下,一点点褪去残破,凝聚着力量。
星舰启航前夜,寂静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