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对方有枪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后怕。
王胜斌也不再提去河对岸的事了,他虽然渴望稻种,但更怕死。
“那……那我们怎么办?就在这儿等着吗?我们会造船渡河,兴许他们也会呢……”林韵有些紧张地问。
“按兵不动,加强戒备,减少外出,从今天起,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禁止过河。”
他看向王胜斌,语气缓和了一些:“老王,我知道你想找水稻。可以去,但必须有两个人以上陪同,而且,活动范围绝对不能超过河对岸五百米。”
“脚印就在岸边,他们可能就在那条河附近安营扎寨,我们不能冒险深入。”
这个决定没有人反对。
未知的邻居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赵川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远距离探索,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营地本身。
第一件事,就是加固防御。
他和胖子、李伟一起,将营地周围的陷阱数量增加了一倍。
原本只是为了防止野兽的简易陷阱,现在被升级得更加复杂和致命。
甚至在更大范围的位置加了警报陷阱,保证一有不怀好意的靠近,发出警报的贝壳就能传到营地里。
他们还在营地外围挖了更深更宽的壕沟,底部插满了削尖的竹子。
又在林间设置了触发陷阱,一旦被触发,悬在空中的巨木或者石块就会呼啸而下。
这些原本是赵川用来猎大型猛兽的装置,现在全都用了起来。
就连营地最外围的墙也被加高加固,外面垒了一层更高的石墙,用黄泥加固填缝。
整个营地,从一个看起来还算温馨的家园,变成了一个戒备森严的末日堡垒。
除了做好防御,生活供给也不能少。
赵川带着人打猎,采摘果子,但队伍的警惕性提高了无数倍,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在忙碌的建设和戒备中,一个奇妙的变化,正在营地里悄然发生。
大家开始“分家”了。
自从大家相遇开始,所有人都是围着篝火一起吃饭,食物统一分配,像一个大家庭。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每个人都具备了相当强的独立生存能力。
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私产”。
通过打猎和采集,每个人都积攒了自己的食物储备。
风干的肉条、晒干的果干、腌制的咸鱼……每个人的木屋里,都像一个小仓库。
傍晚时分,营地里不再是只有一个大篝火,而是各家各户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胖子在他的小屋前架起了一个简易烤炉,正满头大汗地翻烤着一只硕大的野兔,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传出老远。
另一边,沈瑾和林韵则合作熬了一锅鲜美的蘑菇鱼汤,她们用竹筒当碗,小口小口地品尝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刘玲则迷上了“甜品”创作,她把新摘的野果捣碎,混合着椰子汁和蜂蜜,做成了奇特的“荒岛布丁”,正小心翼翼地用木勺品尝着。
就连董昌和王胜斌,也都在自己的屋檐下,摆弄着自己的晚餐。
大家不再聚在一起吃饭,但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
相反,这种变化让营地看起来更有活力了。
每个小屋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