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衍知其态度,虽未明言支持,但既未反对,便是默许。这己经足够。
回到天庭,风衍并未声张,而是先去了瑶池与西王母商议。
“夫君可是有心事?”西王母敏锐地察觉到风衍神色间的凝重。
风衍将感知到的天机告知,西王母闻言色变:“这可如何是好?”
“无妨,”风衍握住她的手,“朕既为天帝,又为人族圣皇,更掌地府权柄,岂会坐视量劫发生?只是需要早作准备。”
西王母坚定点头:“妾身定当全力配合夫君。”
随后风衍回到衍道宫,圣后赤姜与圣妃云霄、琼霄、碧霄早己等候多时。见风衍归来,众女纷纷迎上。
风衍将众女揽入怀中,温言安抚:“近日天机有变,恐怕将有风波。你们不必担忧,一切有朕在。”
赤姜担忧道:“可是有大劫将至?”
风衍目光深邃:“确实有劫气滋生,但朕绝不会让其祸乱洪荒。朕为天帝,手持封神榜、打神鞭;为人族圣皇,执掌崆峒印与九鼎;为地府酆都,掌控轮回笔与生死簿。三重权柄在握,何须量劫?”
众女闻言,心中稍安。
当夜,风衍独坐静室,开始暗中布局。
首先,他通过崆峒印沟通人道气运,以自身混元修为温养人道意识,加固其与崆峒印的联系。只见崆峒印上九龙盘旋,散发出越发璀璨的光华,与人道气运交融在一起。
“人道既己诞生灵智,朕便助你成长。从今往后,人族命运当由人族自主,岂容天道随意摆布?”风衍喃喃自语,指诀连变,将自身对大道感悟源源不断注入崆峒印中。
随后,他取出封神榜与打神鞭,以天帝权柄在其上布下重重禁制。这些禁制并非为了封印,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完全掌控这两件天道神器。
“既然道祖将这两件宝物交予天庭,那便由朕来决定如何使用。”风衍目光如电,指尖流淌出璀璨的法则符文,融入封神榜中。
最后,他分出一缕神念降临地府。酆都大殿内,轮回笔与生死簿静静悬浮。风衍以地府权柄在其上留下印记,确保轮回秩序不受干扰。
“生灵轮回,自有其规律,岂能成为量劫的筹码?”风衍的神念在地府中回荡,轮回笔发出嗡鸣,似是回应。
完成这些布置后,风衍开始暗中调动力量。他首先传讯给坐镇火云洞的伏羲、神农、轩辕三皇,以及担任军院副院长的蚩尤,令他们暗中整备,随时待命。
同时又通过天庭渠道,暗中关注着人间王朝的动向。此时正值殷商帝辛治世,国势强盛,人族气运如日中天。
“这一次,朕绝不会让人皇降格之事重演。”风衍目光坚定。
数日后,风衍召来多宝道人、孔宣、赵公明等心腹,密令他们加强天庭戒备,同时密切关注各方动向。
“陛下,可是有大事要发生?”多宝道人敏锐地问道。
风衍微微颔首:“天机有变,尔等需提高警惕。记住,一切如常,不可打草惊蛇。”
“谨遵法旨!”众仙神领命而去。
随着各项布置悄然完成,风衍独立于凌霄殿巅,俯瞰三界。他的目光穿透层层空间,最终落在混沌深处的紫霄宫方向。
“师祖。。。。。。这一次,徒孙恐怕要让您失望了。”风衍轻声自语,眼中却满是坚定,“天庭神位,朕自会择贤能者充之;人间秩序,自有其演化规律;人皇之位,永镇人族气运。这所谓的封神量劫,还是不必发生了。”
虽然尚未接到紫霄宫议事的法旨,但风衍心知,既然劫气己生,那道法旨恐怕也为时不远。不过这一次,他早己布下天罗地网,定要将这场可能祸乱洪荒的量劫消弭于无形。
“就让朕看看,这场棋局,最终会走向何方。”风衍袖袍轻拂,转身步入殿中,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
天庭依旧运转如常,三界秩序井然,但在平静的表面下,一场关乎洪荒命运的无形博弈,己然悄悄展开。而这一次,执棋之人,不再只有那高卧九重云的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