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圣人?若视人族为棋子,那便与圣人下一盘!这棋手,我当了!
不周山倾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但洪荒天地己在诸圣与人族的共同努力下重归稳定。补天之功,泽被苍生;救世之举,万灵感念。而在这场天地浩劫中挺身而出的人族,其气运之昌隆,己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华夏城观星台,这座由风衍亲自督造、融合了人族智慧与仙道玄妙的建筑,今日迎来了它最重要的时刻。观星台高九千九百九十九丈,台身镌刻着人族自强不息的史诗,台顶悬浮着九鼎虚影,与首阳山圣地遥相呼应。
风衍身着玄黑龙纹祭天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手持崆峒印,立于观星台中央。在他身后,是肃然而立的文武百官:五大军团长披甲执锐,各部重臣手持玉笏,更有来自洪荒各方的观礼使者静候在观礼区。
"吉时己到——祭天开始!"礼官的声音在阵法加持下传遍万里。
风衍向前迈出三步,每一步都踏在特定的星位之上,引动周天星辰共鸣。他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蕴含着人皇威严,透过观星台的增幅传遍洪荒: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今日风衍代亿万人族,于华夏观星台祭告天地!"
话音未落,九爪气运金龙自首阳山冲天而起,在观星台上空盘旋长吟。与此同时,观星台西周升起万千符文,与周天星辰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丽的星图。
"自盘古开天,洪荒历经万劫。龙汉初劫,巫妖量劫,天地几经更迭。我人族自微末中崛起,以血肉之躯筑城廓,以智慧之火照前程,以不屈意志战天地!"
风衍每说一句,观星台就亮起一道光柱,与对应的星辰相连。这些星光在人族气运的浸染下,渐渐化作淡金色,仿佛整片星空都在为人族加冕。
"今立人道秩序,以仁爱为本,以自强为基,以开拓为志。不效妖族之暴虐,不学巫族之蛮横,不慕先天之神异,唯信人族之智慧,唯持人族之脊梁!"
祭文至此,天地间突然响起大道纶音。无数金色莲花自虚空绽放,七彩霞光普照大地。观星台上的九鼎虚影骤然凝实,鼎身浮现出人族从钻木取火到立国建制的完整史诗。
。。。。。。
紫霄宫议暗藏玄机
就在风衍祭告天地的同时,混沌深处,紫霄宫中,道祖鸿钧悄然现身。六圣感应到召唤,立即前往。
道祖端坐云床,目光扫过众圣:"巫妖量劫己过,人族当兴。然天地秩序需重定,天庭不可一日无主。"
元始天尊率先开口:"师尊明鉴。如今天庭重建在即,当择贤能执掌。只是这人族。。。。。。气运未免太过昌盛。"
太上老子微微颔首:"人族得补天之功,气运正隆。然天道贵衡,过犹不及。"
准提道人眼中精光一闪:"人族虽立大功,终究是后天种族。依贫道之见,当设天条以限人皇权柄,以免重蹈巫妖覆辙。"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准提道友此言差矣!人族自强不息,方有今日。莫非还要让人皇如昔日妖族般,受制于天?"
接引道人叹息道:"通天道友息怒。天庭统御三界,确需制衡。不过这人皇之位。。。。。。"
道祖鸿钧目光扫过众圣:"天帝之位,暂且不急。倒是人族。。。。。。既为天地主角,当明自身定位。人皇可享尊荣,却不可永掌权柄。天地有序,方得长久。"
风衍在观星台上,虽然身在祭天,却通过崆峒印与观星台的玄妙联系,隐隐感应到紫霄宫中的议论。他心中冷笑,果然如他所料,圣人们己经开始谋划如何限制人族发展。
。。。。。。
风衍布局未雨绸缪
祭天仪式结束后,风衍在皇宫密室立即召见心腹重臣。
"今日祭天,人道初立,但这只是开始。"风衍神色凝重,手指轻点,在虚空中显现出紫霄宫议事的模糊景象,"诸位可知道,此刻圣人们正在商议如何限制我人族发展。"
赵公明怒拍案几:"他们敢!我人族历经磨难,方有今日,岂容他人摆布!若非陛下率领我等补天救世,这洪荒早己重归混沌!"
孔宣眼中五色神光流转:"圣人又如何?想要压制人道,先问过我手中五色神光!陛下,不如我们先发制人。。。。。。"
风衍摆手制止众人的激愤:"光靠武力是不够的。圣人手段,远超想象。他们不会明着打压,却会在天道规则上做文章。我们必须早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