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图书馆高高的玻璃窗斜洒下来,落在长桌上、椅背上、她们的指尖上。那道光是暖的,却又安静得像一只藏在窗帘缝隙后打盹的猫,不动声色。 林书瑶站在书架前,专注地翻着一本《存在主义与现代文学》,眉眼低垂,神色安静。她的发丝垂落在侧脸,耳后贴着一缕细碎的光,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片若有若无的影子。林小满坐在后排的位置,隔着三排长桌偷看了好几次。 她没打算打扰她。 她只是想再多看几眼。 她的本子摊开着,左页是计划表,右页是随手涂鸦——她画了一个坐在书堆里的小女孩,眼睛里写着专注。 在旁边空白的一行字里,她写道:“你认真读书的时候,比任何时候都靠近我。” 她写完立刻用手捂住那一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露骨,还是因为怕被看到。 下一秒,一道熟悉的影子落在她桌面上。 “你写什么?” 她吓了一跳,猛地合上笔记本,动作有点太快,书角划过手背,泛起一丝浅红。 林书瑶弯下腰,探头看了一眼她的本子:“你是不是画我了?” “你想多了。”她嘴硬地把本子塞进包里,“画得是兔子。” “兔子会戴眼镜看书吗?” “那你怎么知道她在看书?” 林书瑶笑了笑,没说话。 她们的肩膀轻轻撞了一下。 那一刻没有任何人说话,可她们都听见了彼此心跳的声音。 像两条平行线,在春天的交汇点上,偷偷弯了一个弧。 书页被翻动的声音在她们身后响起,时不时有人低声讨论作业,空气中混杂着阳光、纸张和铅笔木屑的味道,一切平常,却又悄悄改写了什么。 林小满撑着下巴看书,偶尔侧头看她,对方不知是否察觉,始终没有回头,却在离开前,轻轻把一本书放到她桌前:“这本你应该喜欢。” 她接过,是《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名字不错。”她轻声说。 “我猜你喜欢笨拙的人。”林书瑶声音极轻,像是怕被谁听见,又像是只想她一个人听见。 她听见自己的心在那一刻慢了一拍。 图书馆外的风比前几日柔和了一些,梧桐树的叶子还没完全长出来,树枝上挂着稀疏的嫩芽。 林小满刚走到门口,准备从台阶上跳下去,就听见身后有人叫住林书瑶。 “学姐!” 是文学社的新成员,一个长头发的女生,穿着浅杏色毛衣,脸上挂着明亮的笑。 “我今天刚好看见你推荐的那篇散文了,《时间与琥珀》。真的写得很温柔。” 林书瑶礼貌地点头:“谢谢。你也喜欢舒仪?” “嗯嗯,我也写了一些随笔想请你帮我看看。” 说完,她把手机打开,递到林书瑶面前。 林小满站在两人身后,没说话。 风吹过来,她觉得自己像站在什么故事之外。 那个笑得明亮的女生,那个站得挺首的林书瑶,那个递过去的手机屏幕,还有她手里还没喝完的矿泉水瓶。 “你真的好温柔。”那女生忽然笑着说了一句,“我一开始以为你很高冷。” 林书瑶没有回应,只轻轻笑了笑,没看林小满一眼。 而林小满低下头,把水拧紧了一点。 她也没生气。 她只是有点不舒服。 不舒服那句“好温柔”,也不舒服那种“理所当然的靠近”。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连生气的资格都不确定。 两人一路上没说话。 夜色温吞,路灯一盏盏亮起,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被谁偷偷延长的沉默。 一首走到南苑门口灯柱下,林小满才停下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样,低声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对谁都这样?” 林书瑶愣了下:“什么?” “就是”她把手揣进口袋,咬了一下下唇,“总是温柔,总是回应。” “我没有。”林书瑶顿了顿,声音很轻,却很笃定,“我只对你有耐心。” 那句话像一道光,斜斜穿过冷风,穿进林小满的耳朵里,再一点点往心脏里沉。 她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她们继续往前走,灯光拉长了影子,重叠又分开,像她们的靠近——不是突然,也不是剧烈,只是慢慢往对方那边,移动了半步。 远处有学生在球场上还在打球,篮球砸地的声音像节奏不稳的心跳。 她们谁都没说话,却都知道,那一刻心跳没那么安静了。 熄灯后,寝室陷入静谧。 赵珊睡得早,潘蜜蜜戴着耳机在听睡前冥想播客,窗台的玻璃映着楼下投上来的昏黄光晕。 林小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还是开口了。 “林书瑶。” “嗯?” “你知不知道……我其实挺没安全感的。” 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响起轻轻的声音:“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总是用笑去挡情绪。” 林小满闭上眼,心里忽然一颤。 “那你还靠近我干嘛。”她嘟囔一句,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因为我从来不怕你这样的人。”林书瑶的声音穿过黑暗,稳稳地落下来,“我怕的是,你不愿让我靠近。” 她没有再说话。 但嘴角,慢慢地弯了一个弧。 她忽然觉得——靠近,果然不是某一句话开始的,而是,一点点发生的,一点点就好。 窗外风吹动着风铃,叮的一声轻响,就像夜色里某种确定。 林小满轻声说:“晚安。” 林书瑶在黑暗里,轻轻应了一声:“嗯,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