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掌间的万灵聚魂幡刚融入穆桂英的魂息,玄黑幡布便微微发烫。
他能清晰感知到,穆桂英的魂体在幡内轻轻震颤。
那是初入陌生空间的本能戒备。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江影,眉宇间带着几分关切:“将军刚入幡,魂体还在适应,我先看看幡内的情况。”
江影颔首,墨色衣袍被林间微风拂起细痕。
汪晓闭上眼,将心神沉入聚魂幡中。
下一秒,一幅清晰的景象便涌入脑海:幡内竟是一方独立的灵境,并非漆黑,而是被一层柔和的淡紫色光晕笼罩,像是傍晚时分被晚霞染透的天空。
地面并非泥土,而是一片如镜面般光滑的魂玉,泛着温润的光泽。
魂境中央,几株一人高的魂芝亭亭玉立,芝盖呈半透明的莹白色。
边缘泛着淡淡的银辉,每片芝叶都在缓缓开合,吞吐着如雾似烟的精纯阴气。
空中漂浮着点点银亮的光屑,像被揉碎的星光,慢悠悠地坠落,触碰到魂芝,便化作丝丝缕缕的阴气,在魂境中萦绕盘旋。
而穆桂英的淡金色魂体,正立在地面的中央,手中长枪紧握,银甲上的金光带着几分紧绷,目光警惕地扫过西周的魂芝与光屑。
她刚脱离九百年的地脉束缚,对这陌生的魂境满是戒备,连魂体都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汪晓见状,便借着心神与幡的联系,将声音温和地传入幡内灵境:“将军别慌,此处是万灵聚魂幡内的灵境,这些魂芝与光屑,皆是净化后的精纯阴气,专为滋养魂体而生,不会伤及您分毫的。”
声音在灵境中缓缓回荡,穆桂英猛地抬头,目光望向灵境虚空,似在寻找声源。
待听清是汪晓的声音,她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握着枪杆的手也松了几分,只是语气里仍带着几分试探:“此处便是你所言的聚魂幡?小小一面幡旗竟藏着这般天地……倒比当年杨家军驻扎的灵脉山谷还要舒畅。”
“将军能觉出暖意,便是魂境起了效用。”汪晓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几分欣慰,“您魂体困于地脉太久,阴气耗损严重,此刻正好借这魂境的阴气调息,待魂气稍稳,我再邀您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好。”穆桂英轻轻应了一声,语气里的试探渐渐消散,只剩下对这方魂境的几分新奇与安心。
她缓缓将横在身侧的长枪往灵玉地面上再放了放,枪尖与灵玉相触的瞬间,发出一声清越的轻响,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先前紧握枪杆的手指慢慢舒展,指节因紧绷而泛白的痕迹也渐渐褪去,肩线彻底放松下来,连银甲上绷着的金光,都柔和了几分。
她抬眼望了望西周的魂芝,只见芝叶仍在缓缓开合,吞吐的阴气如轻纱般飘拂,落在皮肤上竟带着丝丝暖意。
又瞥了眼空中漂浮的银亮光屑,那些光点慢悠悠地坠下,触碰到她的衣角时,便化作细微的灵力渗入魂体,带来一阵难以言喻的舒爽。
那是九百年困于地脉,从未有过的轻盈感。
穆桂英不再犹豫,转身走向那株最粗壮的魂芝。
她屈膝缓缓坐下,动作从容而舒展,完全没了初入时的局促。
双膝交叠,双手自然搭在膝头,指尖轻轻相扣,正是她当年在军营中调息时惯用的姿势。
闭上双眼的瞬间,她深吸了一口气,将幡内的精纯阴气纳入魂体,循着记忆里的法门,慢慢引导着气流在魂脉中流转。
起初,魂息的运转还带着几分滞涩,像是久未通水的河道,每往前推进一分,都需耗费几分心力。
可随着魂芝吞吐的阴气不断涌入,那股温润的气流像是有了生命力,顺着她的魂脉缓缓冲刷。
那些因地脉束缚而郁结的滞涩之处,竟在阴气的滋养下慢慢松动,原本浅淡的金色魂体,也渐渐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空中的银亮光屑似是被她的魂息吸引,纷纷朝着她的方向聚拢,落在她的发丝、肩头,像是缀了满肩碎星。
这些光屑融入魂体时,又化作更细腻的灵力,顺着魂脉游走,一点点修复着因常年耗损而变得脆弱的魂体。
穆桂英的眉峰轻轻舒展开来,原本微蹙的眉心渐渐平缓,嘴角甚至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