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神病患者是怎样的 > 第24章 陆长年在平静表面下的深度准备(第1页)

第24章 陆长年在平静表面下的深度准备(第1页)

顾沉岩那通看似随意的电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陆长年心中漾开的涟漪缓慢扩散,最终沉淀为一种更加坚定的决心。他知道,短暂的蛰伏期己经结束,顾沉岩的主动试探意味着对方己经将他放在了“值得关注”的位置上。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他没有再回应顾沉岩关于“共振”话题的邀约,仿佛那通电话从未发生过。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处理案件、撰写报告、参加训练,表现得如同一个勤恳而略显沉闷的普通刑警。他甚至刻意减少了下班后在外逗留的时间,给人一种生活规律、乏善可陈的印象。

然而,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之下,陆长年开启了一场更为隐秘和深入的“内在工程”。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控制和适应自己的“工具”,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们,甚至……“重构”它们与自身意识的关系。

他选择在夜深人静、绝对独处的时候进行这些尝试。拉上窗帘,关闭所有光源,只留下意识在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沉浮。

他首先面对的,是科塔尔综合征那永恒的背景低语——“你己死去,一切皆空”。过去,他习惯于将其视为一种需要抵抗的噪音。但现在,他尝试换一个角度。他不再反驳这个念头,而是顺着它的逻辑向下探索。

“如果这具身体真的只是一具尚能活动的‘尸体’,”他在黑暗中无声地思忖,“那么疼痛、疲惫、恐惧这些感官的极限,是否就失去了束缚我的力量?这具‘尸体’的潜能,是否远比活人更加……没有边界?”

这个想法带着一种冰冷的、亵渎般的意味,但却让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尝试在体能训练的极限时刻,引入这种认知。当肺部灼烧、肌肉颤抖时,他不再本能地抗拒,而是在内心默念:“这只是尸体的反馈,无需在意。”奇异的是,这种近乎自我催眠的方式,竟然真的让他突破了几次生理上的瓶颈,耐力有了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提升。科塔尔的虚无低语,从一种诅咒,开始部分转化为一种扭曲的“赋能”。

接着,他更加深入地探索司汤达综合征。他不再仅仅被动承受环境带来的审美冲击,而是开始尝试主动“塑造”自己的感知。他会选择一些中性或令人不适的场景——比如嘈杂的菜市场、拥挤的地铁车厢、甚至是一些血腥的罪案现场照片(在心理承受范围内)——然后,有意识地去寻找、去“构建”其中的“美感”。不是认同,而是像一位冷酷的导演,强行给混乱的场景打上戏剧性的灯光,赋予其一种扭曲的、仅存在于他感知中的“形式美”。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并且伴随着强烈的精神不适,像是在强行扭曲自己的本能。但几次之后,他发现自己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似乎增强了。那些曾经会引发他强烈生理或心理排斥的场景,现在虽然依旧不适,但却多了一层由他自己构筑的、冰冷的“审美”屏障,使得他能够更加冷静地观察和分析,而不被情绪淹没。司汤达的双刃剑特性,被他向着“实用”的方向,艰难地磨砺了一分。

对于弗雷格利综合征,他的训练则更加精微。他不再满足于在人群中快速扫描和筛选面孔重叠,而是开始尝试“解读”那些重叠所传递的细微情绪信息。是恶意?是恐惧?是虚伪?还是某种更深层的、连本人都未察觉的潜意识?他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试图破译这些由疾病带来的、杂乱无章的“面部微表情”。这无疑增加了大脑的负担,有时甚至会引发误判,但他相信,这种对他人情绪本质的首觉洞察力,在未来的交锋中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最难以捉摸的,依旧是异己手。他无法像控制其他“工具”那样去主动引导或训练它。他能做的,只是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它的“行为模式”。他发现,这只手对“秩序”和“混沌”都有着独特的反应。在高度有序、重复性的工作中,它会变得迟钝甚至“抗拒”;而在面对未知、混乱或潜在危险时,它又会变得异常“活跃”和“敏锐”。它像是一个独立的哨兵,拥有着自己的一套预警系统。陆长年开始学习更加信任这种非理性的“体感”,将其视为理性分析之外的重要补充。

这些内在的锤炼,无声无息,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他像一位苦行僧,在心灵的密室中,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武器。

与此同时,他并未放松对外部线索的关注。他通过非正式渠道,密切关注着“泥火坊”旧员工排查的进展,以及“蓝鸟”酒吧的监控动态。他知道,顾沉岩背后的网络绝不会停止活动,他们只是在以更隐蔽的方式运行。他需要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能将内部锤炼的成果与外部侦查结合起来的契机。

这天,他偶然在内部系统看到一条不起眼的信息通报:邻市近期出现了几起青少年离奇昏迷事件,均在昏迷前接触过某种“来源不明的致幻剂”,初步检测显示,其成分与之前“蓝鸟”酒吧老猫案件中发现的特殊颜料,有部分相似之处。

陆长年的目光在这条信息上停留了许久。

新的涟漪,从另一个方向荡开了。

它们不仅让他在与顾沉岩的精神博弈中站稳脚跟,也让他对这类跨越区域的、与那个符号群体可能相关的案件,拥有了一种远超常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他默默记下了这条信息,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他知道,贸然跨区调查不符合程序,也容易暴露自己。

但他体内的“工具”们,却因为这条新出现的、带着同源疯狂气息的信息,而微微躁动起来。

狩猎的本能,再次被唤醒。

他需要更耐心一些,等待这个新的涟漪,与之前的线索产生更明确的交汇。那时,或许就是他主动出击的时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