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过来看热闹的刘满直接惊呆了,激动得瞪大眼睛感叹:“好家伙,这速度真是神了,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回见着这么盖房子的!”
傍晚时分。
泥泞的道路上,一支由卡车和长途客车组成的混合车队正颠簸着驶向南山村。
一辆破旧皮卡的后车厢里,几个浑身沾满泥点的村民正唉声叹气。
“哎,这破天,家也回不去了,非得往这山沟沟里跑。”
“说是安置,能安置到哪儿去?还不是挤大帐篷?我这老腰都快睡断了!”
“就是,这雨好像又要下了,晚上睡帐篷,手脚关节都疼,一天天还从早到晚都是方便面,吃得我胃里直泛酸水,这日子可太遭罪了。”
同车的村长叹了一口气,不得不开口安抚:“都少说两句吧!县里也不容易,天灾这东西谁能整得了?赶上了就只能认倒霉,起码现在咱还有地方躲,还有东西吃,总比在水里泡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强吧?都知足点吧。”
这话一出,众人都没了动静,但心里头的怨气却并没有消减多少。
太阳还没西沉,乌云就吞没了晚霞,雨很快又下起来了。
当车辆绕过最后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车厢里的灾民纷纷睁大了双眼。
没有想象中的山坡帐篷,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片在雨幕中闪烁着银色光芒排列整齐的建筑群。
“这。。。。。。这是啥?”
“好像是房子。”
“给我们住的吗?”
“这啥时候建起来的?”
车里顿时议论纷纷。
很快,车队在专人引导下来到停车场。
村民们一脸懵地下了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向那些银白色的板房。
推开虚掩的房门,里面的陈设更是让人们惊得合不拢嘴。
不是冰冷的沙土地,是干净的地板革。不是拥挤的大通铺,是分成小隔间,床上还铺着崭新被褥。每个区域都配有独立的照明灯,甚至还有简单的桌椅。更让人们难以置信的是,不远处就有集中的洗漱区和厕所,据工作人员说,还能供应热水。
“这。。。。。。这是给咱们住的?”
“对,就是给你们准备的,条件艰苦了点,先凑合一下,等雨停了我们会来建更好的宿舍楼。”一名衡阳建业的工作人员郑重回答道。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回应了。
这条件原来也算艰苦吗?
所以,之后还能住更好的房子?
这时,忽然有人指着远处惊呼道:“你们看那边!”
其实不用他喊,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在银色板房的中心区域,停着几辆大型餐车,几个厨师正在忙碌炒菜,大雨都压不住那浓郁的饭菜香。
连着吃了好几天泡面了,终于有一顿像样饭菜,所有人都不争气地吞咽起了口水。
一路上,大家各种抱怨,而此时此刻,人们脸上的愁苦和怨气已经全部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惊喜与宽慰。
“这条件,好像还不错呀。”之前抱怨最凶的一个中年汉子咧嘴笑道。
老村长也是长舒一口气,“都跟你们说了,要知足,要感恩。现在都别抱怨了,全都听指挥,找自己的住处,回头人家老板安排咱们干啥活,都多出出力,别让南山村的人觉得咱们松江乡的都是不好伺候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