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波拿拿,一个身高甚至不到一米七的男生,此刻却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他正踩在一张椅子上,俯视着被学生团团围住的代理班主任。
他身后,是二班几十个男生女生,他们没有吵闹,只是抱着手臂,用沉默而锐利的目光,汇成一股强大的压力,笼罩着那个瑟瑟发抖的年轻老师。
“老师,”波拿拿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走廊里回荡,“我们不需要您重复‘这是学校的决定’。我们想知道,这个决定的依据是什么?成本核算在哪里?招标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他一句一顿,逻辑清晰,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小锤,敲在代理班主任脆弱的神经上。
“我们尊重学校,也尊重老师。但1600元,对于我们大多数家庭,不是一笔小钱。我们有权知道,这笔钱到底花在了哪里,花得值不值!”
“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他身后的学生们齐声吼道,声浪震得窗户嗡嗡作响。
那个刚毕业不久的代理班主任,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被这阵仗吓坏了,只能徒劳地重复着:“同学们,大家冷静……先回教室……我们慢慢说……”
这些话语在学生们愤怒的声浪中,就像几片落叶,瞬间被卷走,毫无用处。
德育处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声音。
贾许刚刚挂断了赵大山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赵大山粗犷的嗓音带着明显的焦虑,将二班和三班的情况做了个简单的汇报。
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或者说,比预料中来得还要猛烈一点。
贾许揉了揉眉心,金丝眼镜下的双眼,闪烁着冰冷的计算光芒。
他尽力维持的“稳定”局面,像一层薄冰,在学生们愤怒的火焰下,己经出现了细密的裂痕。
赵主任……你交给我的这个摊子,可真是一点都不能让人省心啊。
他靠在赵禹的办公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把椅子比他自己的那把要舒服,视野也更好,能将窗外大半个校园尽收眼底。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
第一,冷处理。
任由学生们闹。青春期的荷尔蒙,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他们闹累了,喊哑了,自然就会散去。他只需要命令保安看好门,别让他们冲出校园,别让他们破坏公物,就行了。这种方法最省力,也最安全,不会引火烧身。
但风险在于,如果情绪没能自然消解,反而继续发酵,可能会演变成他无法控制的更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第二,找刺头谈话。
擒贼先擒王。把波拿拿和希特这两个领头的叫到办公室,来一场“深入的思想交流”。胡萝卜加大棒。先用校规校纪威慑,警告他们组织群体事件的严重后果,给他们的档案里记上浓重的一笔。
再许诺会向“上面”反映他们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是最首接的办法。但……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的学生。
波拿拿擅长利用“民意”,你压迫他,就是压迫整个二班。希特则更像一个狂热的信徒,威胁对他可能毫无用处,反而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为“正义”献身的烈士。
贾许的指尖停住了。
他不能失败。尤其是在赵禹回来之前。
他必须证明,没有赵禹那些“人性化”的温吞手段,他贾许,用铁腕和秩序,同样能把学校管得井井有条。
甚至,更好。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表格。
左边是“冷处理”,右边是“抓典型”。
片刻之后,他将笔放下。
为什么要二选一呢?
他决定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