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不快,却很坚定。
唰唰唰——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循着那只手臂,聚焦到了它的主人身上。
赵禹。
钱副局长的笑容凝固在嘴角。
他眯起眼睛,看着那个年轻人。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不快,仿佛一场完美演奏的交响乐,忽然闯进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坐在赵禹身边的林悦,身体瞬间绷紧。她停下了所有动作,难以置信地看着身边这个男人。他的侧脸在会场的顶灯下,轮廓分明,表情平静得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疯了吗?
“哦?这位年轻的老师,请讲。”钱副局长很快调整好表情,语气里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宽容。
赵禹站起身。
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轻微的响声,在这死寂的会场里,显得格外刺耳。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先对着主席台微微鞠了一躬。
“钱局长,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全场,清晰、沉稳,不带一丝火气。
“刚才聆听了钱局长关于‘数据化精准德育’的宏伟蓝图,我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也备受鼓舞。”
“您刚才提到的‘德育云平台’,那个宏伟的蓝图,我非常震撼。但其中有一个技术细节,我不太明白,想请教一下。”
他刻意用了“技术细节”这个词。
在这样的场合,谈情怀是愚蠢的,谈道德是空洞的,只有“技术”,才是最安全的切入点,是唯一不会被当场驳斥的伪装。
钱副局长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哦,一个技术问题。他最不怕的就是技术问题,因为他自己不懂,但有的是专家替他回答。他身体向后靠了靠,重新掌握了姿态上的主动权,语气也恢复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宽容。
“很好嘛,我们的年轻老师,有钻研精神。你问吧。”
赵禹微微欠身,表示感谢。然后,他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请问,这些采集了学生心率、消费、社交范围乃至网络发言的个人数据,它的所有权,归谁?是学生本人,是他的监护人,是学校,还是提供技术支持的贵公司?”
问题一出口,台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
这个问题太刁钻了。它绕开了“该不该收集”的道德争论,首接刺向了最核心的法律与利益问题。
钱副局长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是要问什么“技术细节”,他一开口,就要掀桌子。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拧开,喝了一口,这个动作给了他几秒钟的缓冲时间。
“这个……数据安全问题,我们当然是放在首位的。”他放下杯子,声音有些干涩,“所有数据都会进行最高级别的加密脱敏处理,由市教育局统一的云平台进行监管,确保……确保不会泄露,不会被滥用。”
他巧妙地回避了“所有权”这个核心,把问题偷换成了“监管权”。这是官场上最常见的话术。
台下一些人开始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林悦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的页边划过,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压痕。她没有动笔,只是看着赵禹的背影。那背影像一堵墙,替她,替台下所有沉默的人,挡住了主席台上投来的压力。
赵禹仿佛没有听出钱副局长话语里的闪躲,他继续保持着那种请教的姿态,点了点头,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