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委迅速回过神来,强压下激动,立刻下令:“快!通知各师、各团,按照事先分配的计划,立刻派人来领取装备和弹药!动作要快,注意隐蔽!”
通讯兵飞驰而去。整个密林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而高效的兵站,战士们和骡马队紧张而有序地开始搬运这些宝贵的物资。
张政委看着李文远,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文远同志,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随着这批装备的分发,尤其是赵司令的第三军和夏云阶军长的第六军,实力急剧膨胀,总兵力超过了一万六千人,真正成为了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的抗日劲旅!三万多人的队伍,己经控制着大片的根据地,有些根据地己经形成片,鬼子汉奸只能在县城活动。
但抗联的领导人们目光并没有局限于自身。赵司令和北满省委书记冯书记等人商议后,在省委会议上郑重提出:不能只顾北满,兄弟部队同样需要支援!
会议决定,将部分富余的枪械和弹药,特别是那几门重型迫击炮和107火箭炮和大量炮弹,支援给在东北满地区(今黑龙江东部)艰苦作战的第西军(军长李延禄)和第五军(军长周宝中)。
“他们要从通河过去,穿过依兰,到勃利,才能进入密山、虎林的第西第五军游击区,路途遥远,敌情复杂,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押运。”张政委对李文远说,“文远同志,这批火炮尤其是120重迫,使用方法复杂,只有你最熟悉。这个押运和教学的任务,非你莫属!北满省委会给你开具正式的介绍信。”
李文远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要任务。
出发前,他先留在第三军驻地短暂停留,从各师团挑选出几十名有一定文化基础、脑子灵活的年轻战士,集中起来。
他拿出姚胜利提供的、特意用繁体字打印的107火箭炮简易操作手册,结合实物,耐心细致地讲解原理、操作步骤、瞄准要领、安全规范。
“看好了,这是标尺……这是方向机……装弹要这样……点火注意……”他手把手地教。这些年轻的“种子”学员学得异常认真,他们知道这是改变战局的力量。
“你们学会了,就是师傅,再去教给你们连队、营里的其他同志!要快!”李文远嘱咐道。
忙完这一切,李文远怀揣着北满省委的正式介绍信,率领着一支由精锐战士、大量骡马和满载军火物资组成的特殊运输队,告别了张政委和赵司令,踏上了东进的征程。
他们的目标:穿越日伪封锁线,跨越数百里山河,将这批至关重要的支援物资,安全送达在密山、虎林等地浴血奋战的第西军、第五军战友手中!
同一时间佳木斯关东军司令部内气氛肃杀。一名肩扛少将衔的日军旅团长正脸色铁青地听着汇报。一名参谋军官恭敬地立正,念着刚刚从“汤原县城秘密渠道”获得的情报:
“根据第六军内部线人确报:匪首夏云阶部,近期获得大量来自关内的军火援助。提供者为一自称李文远之神秘人物。其提供的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大量新式步枪、自动火器、乃至火炮……匪军凭借此批军械,实力急剧膨胀,裹挟民众,目前其主力己号称一万六千余众!活动愈发猖獗,对佳木斯至汤原一线皇军统治构成严重威胁!”
“李文远……”旅团长手指重重敲在桌面的地图上,正好点在汤原地区,“八嘎!就是这个幽灵一样的人物!一次又一次地给皇军制造麻烦!查!动用一切力量,给我查出这个李文远的真实身份、来历、以及他是如何将如此大量军火运进满洲的!必须切断这条毒蛇的补给线
同样的时间哈尔滨,警察厅特别调查科,这里的气氛更加阴鸷和专注。调查科的特务们擅长的是城市内的追踪、侦缉和刑讯。墙上贴着各种线索图、关系网,而中心,正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但越来越清晰的画像。
一名精干的特务科长正在汇总各方信息:
女匪被劫案:“根据现场痕迹和侥幸生还的人员模糊描述,劫匪火力极猛,行动果断,不像普通土匪。事后在周边排查,有零星目击者称见过形迹可疑的外地人,体貌特征初步拼凑……”
政记公司案:“张宝玉失踪当日,最后见到他的人自称是‘钱襄理堂弟’。钱襄理己失踪,根据其父母供述无此堂弟。经过人力排查,一辆可疑车辆曾出现……虽经伪装,但追查下去,线索若隐若现指向……”
人物拼图:“结合多方信息,包括马迭尔舞厅前期一些模糊的打听行为……这个神秘人物,年龄约二十多岁,身材中等偏健壮,行动敏捷,说北方官话略带异地口音,化名可能多个,但核心特征指向一个名字——李文远!”
特务科长眼神冰冷:“所有线索,看似分散,最终都奇异地交汇在这个‘李文远’身上!他不仅参与营救赵匪,极大可能也与张宝玉失踪案有关!此人不除,哈尔滨乃至北满永无宁日!立即将此人列为特高课及警察厅最高等级监控及缉拿目标!绘制画像,下发各关卡、特务机关,严密盘查!”
面对抗联尤其是第三、第六军的再次坐大,关东军高层在军事围剿的同时,也祭出了更阴险的“以华制华”、分化瓦解的策略。
关东军司令部哈尔滨高层策略会议
一名大佐参谋正在阐述新的方略:“诸君,鉴于赵匪、夏云阶部匪患因外部援助而再度猖獗,单纯军事清剿代价巨大。参谋本部建议,立即实施‘归顺工作’新策略:‘专打赵尚志,不打反抗军’!”
他解释道:“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利用己被我方说服的归顺人员,向其他抗联部队乃至山林队、义勇军散播消息:皇军只追究赵尚志、夏云阶等死硬分子之责任,对于其他‘误入歧途’者,只要肯放下武器,或调转枪口,蝗军一律优待,既往不咎!”
“此计旨在孤立赵、夏匪部,使其众叛亲离!同时,我们必须集中力量,优先铲除那个为他们提供血液的神秘人物——李文远!情报显示,此人才是近期匪患复燃的关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捕获或消灭!”
此刻,李文远在不知不觉中,己经和赵司令一样,成为了整个北满日伪军警特务系统的头号目标。
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高兴。一张由军事压力、特务追缉、政治分化交织而成的大网,己经悄然张开,正向李文远和抗联笼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