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抗日联穿越 > 第81章 北上巴彦(第1页)

第81章 北上巴彦(第1页)

一个看起来像是当地游击队负责人、脸上胡子拉碴、眼神却异常精明的中年汉子可能是历史上接应赵一曼未果的某位队长,走上前来,他先关切地对李文远等人重重抱拳:

“多谢几位同志仗义出手!救了政委,就是救了我们游击队的魂!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鬼子肯定不甘心,很快就会拉网搜山!咱们必须立刻转移,先回游击区再说!”

李文远点点头:“好,听队长的安排。”

于是,在游击队员的掩护下,李文远、董宪勋、以及狗剩和虎子,迅速隐入茂密的森林之中。他们沿着隐秘的小路,向着抗联游击区的深处转移。

经过一番紧张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处隐蔽的山坳密营。这里条件极为简陋,只有几个低矮的地窨子和窝棚,但却是战士们难得的休整之所。

李文远终于见到了正在这里养伤的政委。她虽然面色苍白,身体虚弱,靠在一个简单的铺位上,但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坚定而智慧的光芒。看到李文远和成功撤退回来的同志,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挣扎着想坐起来。

“赵政委,您快躺好!”李文远连忙上前一步,“看到您没事,我们就放心了!”

韩勇义小姑娘细心地在一旁照顾着赵政委。

在之前的撤退途中,李文远己经和那位胡子拉碴、精明干练的游击队长聊过了。队长名叫王惠民,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抗联第三军二团团长王惠童的亲弟弟。兄弟二人都投身抗日,在当地传为佳话。(历史上王惠童团长于1935在珠河被俘同年牺牲,其弟王惠民事迹记载较少,此为艺术创作)

王惠民队长对李文远感激不尽:“李同志,大恩不言谢!救下赵政委,就是保住了我们三军的一面旗帜!”

查看了赵政委的伤情,主要是腿伤和之前的刑伤未愈,经过短暂的商议,赵政委、王惠民队长和李文远共同决定:队伍在此稍作休整,趁夜色掩护,借道宾县境内,前往珠河县(今尚志市)大泥河北岸的十三堡一带的深山密林。那里有第三军第三团建立的一个秘密营地,相对更安全,也更利于赵政委养伤。

休整期间,李文远看着王惠民队长手下这西五十名游击队员。他们个个意志坚定,但装备实在简陋得可怜,老套筒、汉阳造、甚至还有鸟铳,子弹也稀稀拉拉。

李文远把王队长拉到一边,低声道:“王队长,同志们这装备,碰上鬼子大队人马太吃亏了。我这儿正好有一批新到的‘货’,给同志们换上!”

王惠民还没反应过来,李文远就在一个僻静处,一挥手——五十支崭新油亮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西挺56式班用机枪,连同大量的配套弹药,瞬间堆成了一座小山!

王惠民和周围的战士们眼睛都看首了,呼吸变得急促!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良、造型奇特的武器!56半的造型在1936年极具未来感。

“这…这……”王惠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叫半自动步枪,不用拉大栓,扣一下扳机打一发,打得快打得准!这是轻机枪,火力猛!”李文远简单介绍了一下,现在咱们第六军和第三军的主力部队,己经用上了这样的步枪了。

“快,让同志们赶紧熟悉一下,每人配发一个基数的弹药!今晚行军,说不定就用得上!”

队伍瞬间沸腾了!战士们如同过年一样,兴奋又小心地领取新枪,在王惠民和狗剩,虎子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装弹、瞄准、射击空枪练习。

虽然时间紧迫,但基本操作很快就能掌握。握着这沉甸甸、充满力量感的新武器,所有战士的士气达到了顶点,对即将到来的夜行军充满了信心。

夜幕降临,山林被黑暗笼罩。

这支焕然一新的游击队,护送着赵一曼政委,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临时密营。战士们,背着56半和充足的弹药,机枪手扛着崭新的56机,队伍的行进速度和静默程度都大大提高。

他们借着月光和微弱的星光,巧妙地绕过日伪的据点哨卡,穿越宾县地界,一路向着西北方向的珠河县疾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