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胜利听得非常认真,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
“我明白了。”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你这种情况,属于‘有了不错的攻击拳头,但身子骨(根据地)还比较弱,需要机动性和突然性的火力’。”
他抬起头,眼神变得专业而锐利,开始如数家珍:
“基于你的资金量,以及你提到的机动游击需求,我建议优先考虑以下几样东西,它们的特点都是:便于转移、操作相对简单、火力凶猛、能有效对付日军现有工事和装备:
56式半自动步枪:对于习惯使用栓动步枪的战士来说,上手快。10发弹仓,射速比三八大盖快得多,精度也不错,能极大提升中队距离上的压制火力。比全自动的56冲更省弹药,还有之前不是从大毛那里也买了一批SKS半自动步枪吗?两种枪械子弹通用,适合你们目前的补给能力。
67式82毫米迫击炮:游击战神器!重量相对较轻,全炮重量也不过35公斤,炮身、炮架、座板可分开背负,曲射火力,能打能藏,最大射程可以到3公里,对付炮楼、机枪阵地、集结的日军步兵效果极佳。弹药也比山野炮炮弹好携带。
69式40毫米火箭筒(40火):攻坚利器!重量轻,一个人就能扛着跑,打炮楼、打装甲车还有鬼子的薄皮豆战车都不错、打土木工事,300米以内都是一发入魂。
58式双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或者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这东西,放平了打!鬼子的豆战车、卡车、步兵集群,甚至是低空飞行的飞机,在它面前都是纸糊的!虽然重了点,但可以用骡马驮运,作为核心支撑火力,守住关键路口或掩护撤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姚胜利顿了顿,补充道:“这些装备,都是我们库存里大量退役封存的,状态保持得都不错,价格也好商量。弹药也可以给你配足一两个基数。它们的技术水平对于1936年来说绝对是碾压性的,但又不像导弹、无人机那么超前到难以解释。怎么样,考虑一下?”
李文远听得心潮澎湃,姚胜利不愧是专业的,给出的方案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些武器正是抗联目前最急需的!既能提升火力,又适合游击转移。
“到底是专业的!就按你说的这个单子来!”李文远说道。
“56半、82迫、40火、高射机枪!每样都要!不过我还要再加点,56式班用机枪,还有再送点儿77式木柄手榴弹。”现在咱们谈谈价格吧!
“行,我现在给你做个报价和调配方案。”姚胜利点点头说道。
李文远仿佛己经看到抗联战士们端着56半横扫关东军,用40火敲掉一个个炮楼的场景了。
李文远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喝着茶,看着姚胜利在笔记本电脑上飞快地敲打着,偶尔停下来查一下内部系统的数据,神情专注地做着报价单。
房间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姚胜利偶尔的低语。
“56半自动……嗯,库存量大,保养状况良好……500一把算友情价了。”姚胜利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李文远解释。
李文远看似随意地问:“这枪精度怎么样?别给我快报废的库存货啊。”
“放心,”姚胜利头也不抬,“这枪咱妈生产了1000多万支,一般的货都下发到民兵部队了,剩下的都是挑选过的,状态八五新以上,保证比你现在用的莫辛-纳甘强得多。子弹……7。62x39mm,0。6元一发。”
李文远点点头,没再多问,心里默默记下。
姚胜利继续:“56式班用机枪,这玩意可是好东西,火力持续性比歪把子强到不知哪里去了。3000一挺,子弹和56半通用。”
“67式82毫米迫击炮,老炮了,但结构简单皮实可靠,山地游击战神器。1。5万一门,炮弹……1000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