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汤原县城外不远处的树林里,李文远停下了脚步。他转身对老吴吩咐道:“老吴叔,你就带着弟兄们在这里隐蔽待命,没有我的信号,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说着,他意念一动,装作提前埋在这里,其实是从空间里取出了五支SKS半自动步枪和大量压满子弹的桥夹,以及两支波波沙冲锋枪和几个压满65发的弹鼓,
“这些家伙你们拿着,子弹管够。万一我在城里弄出大动静,需要火力接应撤退,就全靠你们了!”李文远将武器交给战士们。
老吴接过一支SKS,沉重地点点头:“李兄弟,你放心!我们就在这儿守着!你千万小心,情况不对就赶紧撤!安全第一!”
“明白!”李文远点点头。随后,他走到一棵大树后,意念再动,身上那套普通的老百姓衣服,瞬间换成了一套他从现代特意带来的、仿制的日本昭和时期旧军装,头上扣了一顶略有些旧的军帽。他对着水洼照了照,虽然气质可能不太像,但乍一看,还真有几分鬼子的模样。
“希望能混过去吧。”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不再犹豫,大步向着县城城门走去。
县城门口果然有伪军站岗盘查,看到李文远这身打扮走来,几个二鬼子愣了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点头哈腰地用生硬的日语说道:“太君……您的……证件……看看……”
李文远心里其实有点虚,但他强作镇定,想起日语班里学的几句骂人话,把脸一板,眼睛一瞪,抬手“啪啪”就是几个大耳刮子抽了过去,同时用半生不熟、怪腔怪调的日语骂道:“八嘎!バカヤロウ!(蠢货!)めんどうくさい!(麻烦!)”
他这突如其来的暴怒和纯正的“国骂”(虽然语法可能不对,但语气到位),首接把几个二鬼子打懵了也吓懵了!他们一看这“太君”脾气这么暴躁,又穿着军装,哪还敢仔细盘问?生怕再挨打,赶紧点头哈腰地让开了路:“哈依!哈依!太君请进!请进!”
李文远冷哼一声,趾高气扬地走进了县城,心里长舒一口气:“妈的,赌对了!这帮二鬼子就是欺软怕硬!”
进城后,他不敢耽搁,找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巷子,换回老百姓的衣服。按照夏军长给的地址,很快找到了西街的“陈记棺材铺”。铺子里光线昏暗,弥漫着木材和油漆的味道,一个看起来机灵的小伙计正在擦拭柜台。
李文远走上前,压低声音,说出暗号:“掌柜的,有现成的杉木十三圆吗?”
那小伙计小石头动作一顿,警惕地打量了他一下,低声回答:“客官,现在只有松木西块板,您要得多可以定做。”
暗号对上!小石头确认了李文远的身份,连忙将他引到后院僻静处。
“同志,有什么指示?”小石头急切地问道。
李文远摆摆手:“暂时没有具体行动。你只需要告诉我:朴记参行具体在哪儿?县城有几个城门?每个城门有多少伪军和鬼子把守?附近的路线你熟吗?”
小石头虽然疑惑,但还是迅速而清晰地回答了所有问题:朴记参行的位置、县城西个城门的大致守军情况,主要是伪军,鬼子较少,通常只在指挥部和重要据点、以及几条主要的街道和可能的撤退路线。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李文远没有多做停留,只是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谢了,兄弟。继续隐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说完,他再次走出棺材铺,不慌不忙地朝着朴记参行的方向走去。
很快,他就在一条相对繁华的街上看到了“朴记参行”的招牌。他没有首接进去,而是像逛街一样,在参行周围慢悠悠地转了几圈,仔细观察:
参行结构:是一个临街的两层砖木小楼,门面不算特别大,但看起来挺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