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西北的黄土峡谷间奔腾。
浑浊的水流卷着泥沙,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水色如浓汤,拍击两岸崖壁,溅起黄白的泡沫。
一支庞大的船队正逆流而上。
沉重的漕船吃水极深,船身几乎与水面平齐。
船上满载麻袋包覆的粮秣和覆盖着油布的军械。
三百余艘船只组成的队伍,在湍急的河面上艰难行进。
船队中央的指挥船上,王崇按剑而立。
他年近西十,面庞粗糙,被河风和日头刻满了痕迹。
他原是府州折家军麾下一名水军头目,常年与黄河打交道,深知这条河的脾性。
此刻,他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逐渐收窄的河道。
两岸陡峭的黄土崖壁高高耸立,投下大片阴影。
河道在此拐过一个急弯,水势更加汹涌,浪头拍打着的礁石。
“前方就是黑山峡。”副将李拱压低声音,手指向前方幽深的峡谷口。
王崇“嗯”了一声,声音低沉。
“这地方水流急,岸壁有凹洞和暗礁,容易藏人。”他抬起手,“传令,各船间距收紧,弩手上甲板,长枪手备钩拒。艨艟往前探,盯住两岸水线。”
他的命令简洁明确,带着多年水上行船养成的利落。
西军伐夏,抽调西北各州船只,改造成战船,仓促成立这支援护水军。
王崇因在折家军时带过几条船,打过几场剿匪水仗,便被拔擢上来负责给运粮船护航。
他熟悉船只和水流,但对西夏水军的战法,了解并不多。
命令通过旗号和短促的锣声迅速传递下去。
船队开始收缩阵型,几条体态狭长的“刀鱼船”加快速度,驶向舰队前方和两翼,船上的士兵紧握兵器,盯着浑浊的水面。
就在这时,峡口上游的水面上,突然出现了数十个黑点。
黑点顺流疾驰而下,速度快得惊人,迅速变大。
“敌袭!”桅杆斗上传来瞭望兵声音尖厉的呼喊,“上游!夏军快船!不下三十!”
王崇心头一凛,扶住船栏极目远望。
那些船只船体狭长,吃水极浅,数名桨手同步奋力划动,船头包裹的铁皮在浑浊水光中闪着冷硬的光泽。
是专门用来撞击的敢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