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意思 > 第273章 贺兰离宫(第2页)

第273章 贺兰离宫(第2页)

他声音哽咽,几乎难以成言,充满了屈辱与愤怒。

李乾顺的眼中布满了骇人的血丝,愤怒、巨大的耻辱感、以及一丝被至亲骨肉背叛的锥心之痛,在他胸中翻江倒海。

但他作为一国之君,他比任何人都清醒地认识到,都城的投降意味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失去一座城池,更是整个国家抵抗意志的瓦解,是信仰的崩溃。

“陛下,”面容黝黑、神色坚毅、身着戎装的老将仁多保忠沉声开口。

他虽年事己高,鬓角斑白,曾卷入皇族与后族的宫廷权利之争而被解除了兵权,但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在军中的威望依然举足轻重。

他的声音带着武将特有的首率与铿锵:“兴庆府虽陷,然我大夏立国百年,疆土辽阔,并非无险可守,更非无兵可用!”

“贺兰山天险在此,易守难攻。陛下宜立刻颁下诏书,火速集结河西、甘凉等地兵马,尤其是敕令黑水镇燕军司和西凉府的精锐,星夜驰援,扼守通往离宫的各处要道隘口。”

“同时,应速派能言善辩之使臣,携重礼北上,联络漠北克烈、萌古诸部,陈明利害,乞求援兵。”

仁多保忠慷慨陈词:“只要陛下稳坐中枢,号令严明,我大夏军民必能同仇敌忾,凭借山河之险,阻敌于国门之外!届时,再图恢复,未为晚也!”

这时,一位掌管国家财政与户籍钱粮的大臣面带忧色出列。

他的声音沉重而无奈:“仁多老将军忠勇可嘉,赤诚可鉴,然……然现实情势,恐非仅凭忠勇可逆转。”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兴庆府乃我大夏立国之根本,财富汇聚之地,宗庙社稷所在。此番不战而降,意味着库府历年积蓄、太仓存储之粮秣、武库之辎重,尽数沦于敌手,损失之巨,难以估量!此其一也。”

“更堪忧者,濮王、舒王身为陛下胞弟,皇室至亲,他们率先归降,此例一开,如同堤坝决口,各地军心、民心必然惶骇动摇。”

“此外,诸如黑水镇燕军司的仁多孝忠、西凉府的慕洧、慕浚等边镇宿将,他们麾下兵强马壮,平时就远离中枢,如今在此巨变之下,是否还能如臂使指,绝对听从离宫号令?”

“倘若西军挟大胜之威,再以濮、舒二王为招牌,广发檄文,各地守臣、部落首领难免心怀异志,观望甚至效仿。”

“届时……我等困守这贺兰山离宫,外无援兵,内乏粮草,岂非……岂非坐以待毙?”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许多本就心怀恐惧的大臣心头。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悲观和投降的论调开始悄然蔓延。

素以处事圆滑、深思熟虑著称的御史中丞薛元礼上前奏道:“陛下,臣等绝非不忠,实乃为社稷宗庙、为万民百姓虑……”

“近日听闻,西军统帅刘錡,虽用兵凌厉,然入兴庆府后,对主动归降的濮王、舒王可谓礼遇有加,并未大肆屠戮宗室、抄没臣僚家产……”

“眼下之势,敌强我弱,己是明证,民心浮动,不可强压。为今之计,或可暂避锋芒,效仿古之勾践故事,遣一能言善辩之重臣,前往接触,探其虚实底线……”

“若条件尚可,暂称臣纳贡,以保全宗庙社稷,延续国祚血脉。此乃权宜之策,忍一时之屈,待休养生息,国力稍有恢复,再图后举,未为迟也!此实为存国之上策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