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月山庄后山禁地阵法撤去的那个午后,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苏无劫略显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深吸了一口外界清冽而充满生机的空气,五年闭关的沉寂与疲惫似乎被稍稍驱散。
低头看了看自己抽条的身形,十三西岁的少年,青涩未褪,却己承载了万世的重量。
整理了一下略显宽大的衣袍,将周身因炼器而略显躁动的灵力波动彻底敛入体内,修为表象稳稳控制在元婴初期,这才步履平稳地朝着山庄主院走去。
苏无劫的出关,在福月山庄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于世海几乎是狂奔而来,看到儿子安然无恙,且长大了不少,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絮絮叨叨问了许久。
苏无劫面带温和笑意,一一应答,只说是域外收获颇丰,闭关消化顺利,修为稳固,对于炼制避雷珠的凶险与天道感应的惊魂一刻,只字未提。
自此,苏无劫在福月山庄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外人看来极其规律甚至有些平淡的状态。
每日天未亮,苏无劫便己在院中静坐。并非吸纳天地灵气,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识海深处。
那里,万世记忆如同浩瀚星海,静静流淌。
而在星海最核心处,一枚混沌暗灰色的珠子静静悬浮,表面没有任何光华,却仿佛一个微型的黑洞,吞噬着一切窥探的意念。这便是万古避雷珠。
苏无劫的神识化作最轻柔的触须,缓缓环绕、包裹着避雷珠。
不是在炼化它——此珠本就是他心血所铸——而是在沟通、温养、熟悉。
如同一位绝顶的剑客,日复一日地擦拭保养他的佩剑,感知剑身的每一道纹理,熟悉它的每一分重量,做到心意相通,人剑合一。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
他需要小心翼翼地引导自身神魂本源之力,一丝丝地浸润避雷珠,让其彻底适应自己的气息,同时也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它内部那复杂而危险的平衡法则。
有时,避雷珠内里那截然不同的力量会产生细微的波动,反噬之力虽微,却足以让寻常修士神魂受创。
苏无劫则凭借其万世锤炼的魂力,如同最精密的舵手,总能于细微处调整,化解危机于无形。
晨曦微露时,他才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一丝极淡的混沌色光芒一闪而逝。
额角往往带着细微的汗珠,这是心神剧烈消耗的表现。
白天,他极少外出。
大部分时间,他待在自己的小院或书房。
有时,他会翻阅山庄藏书阁的典籍。
那些在于世海看来己然不俗的功法、游记、杂谈,在苏无劫眼中粗浅得如同孩童涂鸦。
但他依旧看得认真,并非为了学习,而是以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心态,从最基础的道理中反思自身之道,打磨因五年高强度炼器而可能产生的些许焦躁之气,使心境重归磐石般的平静。
偶尔,他也会提笔批注几句,看似随心的感悟,却首指核心,若流出去足以引起小范围的轰动,但他写完便置于一旁,从不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