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大唐已被低调 > 第244章 红衣大炮问世(第3页)

第244章 红衣大炮问世(第3页)

殿下如今才多大?不到12岁吧?他还得活多久?

恐怕大唐覆灭了,秦王殿下都还活着呢!

好半晌,李世民才勉强平复了翻腾的心绪:

“恪……恪儿,此番宣你入宫,是有两件事。”

李世民微微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宋国公萧瑀:“其一,乃你之婚事。”

“而今己到十二月,距离婚期近在咫尺,一应事宜,该准备起来了!”

“宋国公亦在此,你二人可再细细商议。”

“儿臣明白!有劳宋国公费心!”李恪对着萧瑀微微拱手,从容应下。

萧瑀赶忙拱手。

“其二!”

说到第二件事,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脸上露出激动与兴奋之色:

“得益于你献上的炼钢技术日益成熟,以及将作监工匠们日夜辛劳!”

“终于将那红衣大炮,成功制造了出来!”

李二目光灼灼看向李恪,脸上难掩振奋:

“今日,朕欲随同一众爱卿,前往城郊试验场,参观红衣大炮的试射!”

“此物乃你首倡,关乎我大唐军威国运,朕欲让你一同前往,点评指正!”

大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跨越无数技术壁垒,将红衣大炮变成现实。

李恪在此过程中,可谓居功至伟,厥功至首!

焦炭炼钢法!

《钢铁冶炼基础》!

简易机床!

这一切!

都为大唐的钢铁冶炼,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经由新法炼出的钢材,其韧性、强度、耐热性,与过往之“铁”相比,简首是脱胎换骨,云泥之别!

正是有了这等优质钢料,铸造炮管变得简单。

而李恪提供的简易机床,看似粗糙、原始,却无疑是划时代的创举。

正是凭借简易机床,工匠们方能将那厚重钢坯,一点点镟出光滑规整的内膛,钻出精准的引火孔。

使得炮管内外壁厚薄均匀,承压能力大增!

毫不夸张的说。

若无简易机床,仅凭匠人手工捶打、打磨。

莫说精度难以保证,便是耗时好几年,也未必能制造出一根合格的炮管。

至于火药配方,作用无需多言,大炮没有火药,不过是一具笨重铁疙瘩。

正是基于这些东西,再结合将作监能工巧匠们不眠不休,呕心沥血。

历经无数次失败、调整、再试验……

耗时良久,克服万难,红衣大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横空出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