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李二首先看向孔颖达,带着敬重:
“孔爱卿告诉朕,何为这世间最高的标准,何为先王垂训的永恒之道。”
“让朕……知不足,懂敬畏,永不自满!”
“此乃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西字,给予了孔颖达,及其代表的儒家理想的评价与肯定。
“谢陛下!”
孔颖达闻言,身躯微微一震,有些哽咽。
李世民微笑颔首,随即转向李恪,眼中满是欣赏:
“而恪儿告诉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该如何前行,该如何权变,又该如何凝聚这天下万民之心!”
“恪儿,你乃我大唐开拓前路之先锋!”
“谢父皇!”
开路先锋!
无疑是对李恪那套“动态完美”理论,最精准的定位和最有力的支持!
最后,李世民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位臣子,声音陡然拔高,声音威严:
“至此!”
“朕豁然开朗!”
“完美治世,并不是一个封存于宗庙之内,供人瞻仰的冰冷器物!”
“而是一首需要我等君臣与万民共同谱写的乐章。”
“这首乐章,当以先王之道为定调,以吾等君臣为乐手,以大唐万民为和声。”
“它或许永远有下一个音符,但它此时的恢宏与壮美,便是当下的完美!”
“传朕旨意!”
“今日之诗、今日之论,皆载入史册。”
“朕要让我大唐子孙后代都知道,何谓仰望星空的理想,何谓脚踏实地的气魄!”
说到最后,李世民高高举起酒杯,杯中御酒在月光下荡漾着金色的光辉:
“诸卿!”
李二高声说道:“且与朕,共饮此杯!”
“陛下圣明!”
赏月台上,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拜贺之声。
文武百官,无论此前持何种观点,此刻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宴会的气氛,在此刻达到了真正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