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抬起头,望着夜空中那轮冰盘般的皓月,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
旋即端起一杯美酒,缓缓在赏月台上踱步。
衣袂轻轻飘动,配合他丰神如玉,挺拔俊朗的外表,当真有几分谪仙之姿。
丝竹之声悄然停歇,连太液池的微波都仿佛静止,生怕打扰了李恪的诗作。
酝酿片刻后,李恪终于停下脚步,轻轻嘬了一口美酒咽下,徐徐开口。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首击灵魂的穿透力,清晰回荡在夜空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仅仅开篇这一句,就宛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击中了所有人的心神。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这种对着青天举杯发问的姿态,带着一种浩渺与孤高的哲学思辨。
一下子就将台上众人,从凡俗的宴饮,拉到了一个宏大而空灵的境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半阕吟罢,赏月台上己是落针可闻。
所有人全都沉浸在奇崛的想象、矛盾的思绪,以及最终归于豁达的意境之中,心神摇曳,难以自拔。
然而,这种静默只持续了不到三息时间。
“轰!!!”
整个赏月台瞬间彻底沸腾、炸裂开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都要狂热!
文臣队列中,几位须发皆白、涵养功夫极深的老臣,此刻竟是全然失态。
孔颖达猛地从席位上站了起来,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难以置信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此问石破天惊,睥睨千古啊!”
“自屈子《天问》之后,何人敢如此叩问苍天,带着这等豪情与哲思?!开篇便己非人间气象!”
虽然前几天被李恪辩的体无完肤,但对于李恪的才学,孔颖达是认可的。
虞世南激动得差点将自己的胡子揪下一绺,拍着案几,语无伦次地喊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妙!太妙了!”
“这矛盾,这转折,写尽了世人对仙境的向往,却又道破了孤寂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