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个长安城,谁不知道秦王李恪,乃是文曲星降世,诗道鬼才!
他那几首诗篇,哪一首不是千古绝唱?
杀气凛冽,豪情干云的《从军行》,至今仍是边军将士激励士气的战歌。
还有《庚寅重五诗》,借古讽今,立意高远,令多少文坛耆宿拍案叫绝。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的《端午》,荡气回肠,写尽了忠臣的悲怆与后人的追思。
更不用说那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端阳序》,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早己被无数文人墨客奉为圭臬,连国子监祭酒孔颖达都赞叹其“天籁之音,足以流芳百世”!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
更有坊间消息传言,前段时间在平康坊凝香苑,一口气作出六首惊世之作。
震动整个长安文坛,引得无数大家闺秀、青楼名妓为之倾倒的陇西李白……就是眼前这位秦王殿下!
《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婉约凄清;《秋夕》的银烛画屏;《鹊桥仙·纤云弄巧》的金风玉露;
《送别》的千古豁达,《将进酒》的黄河奔流,《赤壁赋》的遗世独立……
一首首!
一篇篇!
风格迥异,却皆为千古绝唱,名留青史!
若“李白”真是秦王,他的诗才,己非“鬼才”可以形容,简首是谪仙临凡!
论诗才?
纵观整个长安城,有一个算一个,谁敢站出来说能与秦王殿下比肩?
在秦王面前赋诗?
那不叫赋诗!
那叫自取其辱!
因此,当李世民提出赋诗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根本不是自己构思。
而是想说:有秦王殿下在侧,我等哪敢言诗?
整个赏月台,安静得能听到池边的蛙声。
李世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玩味的笑容更深了,故意高声问道:
“哦?众卿为何如此安静?莫非都被这明月勾去了魂魄,还是……”
“父皇!儿臣不才,愿抛砖引玉,献丑一首,为宫宴助兴!”
魏王李泰忽然离席站起,对着李世民躬身作揖。
李世民正觉得有些冷场,见素有文名的魏王主动站出来,不由精神一振,脸上露出鼓励的笑容:
“好!青雀既有佳作,不妨速速吟来!朕与诸位爱卿,洗耳恭听!”
“是!父皇!”
李泰深吸一口气,目光看似无意扫过李恪,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挑战之意。
他魏王李泰,原本是父皇诸多皇子中,公认的文采最为斐然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