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着魏征,继续说道:
“昔日汉武帝为求大宛天马,不惜耗费巨资,远征西域,为的便是改善交通,巩固边疆,开拓丝路!”
“今日此物,若能加以研究改良,推广运用!”
“何尝不能成为我大唐新时代的‘天马’,开拓出更便捷、更高效的‘钢铁丝绸之路’?”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此物,便是‘神速’之器!”
“于国于军,有百利而无一害,岂能因您一句‘奇技淫巧’便全盘否定?”
李恪这番辩论,可谓是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从具体应用到宏观战略,再到兵法佐证。
听得在场不少武将,都不由自主地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深思之色。
毫无疑问,摩托车于军事上确有大用,不能简单以“玩物”视之。
御座上的李世民,也忍不住连连点头。
他是亲自体验过摩托车速度的,日行千里或许夸张,但远超骏马是事实。
如果用于传递军情,绝对是军事之利器!
魏征陷入沉思,但他并未被说服,转而将话题引向最根本的民生问题:
“管仲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如今河北道水患刚刚平息,灾民尚需安置!”
“陇右道蝗灾余波未平,百姓嗷嗷待哺。”
“此正该是体恤民力,与民休息之时!陛下当思汉文帝为何罢修露台?”
“非不能也,实不欲耗民财于无用之地!”
魏征的声音带着沉痛,目光如刀,首指核心:
“若为此一玩物,便耗资万金,劳民伤财!”
“这与商纣王初用象牙箸,而后渐生奢靡,终至亡国,其开端有何异同?”
“陛下喜好游猎尚需节制,何况此等前所未见之奇物?臣恐其欲壑难填啊!”
这番话说得极重!
无疑是再次将摩托车与亡国之兆联系起来。
并且点出了当前实实在在的民生困难,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李恪心里顿时有种打人的冲动,就一辆摩托车而己,怎么?不听你魏征的,我大唐就要亡国了?
胡搅蛮缠也要有个度!
今天非得治一治这个病!
李恪深吸一口气,大声道:“《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我大唐若要强盛不衰,岂能一味守成,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