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一首暗中观察,心里盘算了无数遍。
听到父皇点名,他立刻起身出列,朗声道:
“父皇!儿臣以为,魏公之言,确乃老成谋国之论,句句在理!”
“深刻指出了分封古制可能产生的诸多弊端,儿臣听后亦是受益匪浅!”
他先肯定了魏征,显得自己虚心纳谏,顾全大局,但紧接着,话锋一转:
“然而儿臣更以为,父皇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欲行此制,绝非仅仅慕古之名,其中必有深意!”
“或是鉴于近代王朝国祚不长之弊,或是虑及疆域辽阔管理维艰之实!”
“欲寻一条能保我大唐江山长治久安之道!”
李泰巧妙将李世民的意图拔高到“寻求万世之道”的层面,继续说道:
“父皇天纵圣明,烛照万里!或许己有周全之策,能规避魏公所忧之弊?”
“譬如,可分封而不予全权,限制藩国军备、干预官吏任免、掌控赋税比例……使其足以屏藩中央,又不至尾大不掉。”
“或可先于宗室内部、功勋至亲中小范围试行,观其效果,再徐徐图之……”
李泰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既没有首接否定魏征,避免得罪清流,又极大迎合了李世民的心理。
甚至还贴心地提出了一些折中方案,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下。
果然。
听完李泰的话,李世民的脸色稍霁,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和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管青雀是不是真的支持,至少他在认真思考,在努力理解父亲的意图。
这比太子那种毫无担当的逃避强了何止百倍?
“青雀所言……嗯,倒也不无几分道理!”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终于落在李恪身上。
“恪儿!你对此事,你,又有何看法?”
群臣闻言,目光齐刷刷看向那位风姿卓绝,屡创奇迹的秦王殿下身上。
秦王殿下文采斐然,冠绝当世,人所共知。
更重要的是,他深得陛下喜爱,圣眷正浓。
那么,在这个关乎国本的重大议题上,秦王殿下究竟会持何种态度?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重臣顿时紧张起来,手心甚至微微出汗。
他们内心无比期待李恪能站出来,用他那惊人的才思和说服力,彻底驳倒陛下“复封建”之议。
但同时,他们又充满了深深的担忧,因为秦王殿下的身份是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