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心里暗喜。
不仅顺利推出了阿拉伯数字和基础代数。
更借李二之手赋予其官方正统的至高地位。
以后推广起来必将事半功倍,阻力大减!
可以预见,贞观数字必将在大唐推广开来。
“父皇圣明!”
李恪再次躬身,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李世民越看李恪越是满意,越看越是喜爱。
这个儿子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多到让他这个皇帝都有些应接不暇。
忽然,李二想起百骑司密报中提到的昨晚之事,心里不由一动,问道:
“恪儿,朕听闻你昨夜在平康坊,以陇西李白之名,连作六首诗词,皆非凡品,引得满城轰动。”
李二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和欣赏:
“如此佳作,若不能亲见全貌,实乃憾事。”
“可否……将那六首诗词,为朕默写下来,容朕细细观摩品鉴一番?”
此言一出,旁边的房玄龄、魏征顿时眼睛一亮,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恪。
“陇西李白”和那六首千古绝唱,如今在长安高层,几乎无人不知。
但正如李世民所言,知其名而不知其全貌者,占了绝大多数。
毕竟谁也不可能将当场吟诵,无人记录的诗词,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他们这些人,对此更是好奇得紧,如今有机会亲眼得见,岂能不心生向往?
“好的,父皇!”
李恪答应得十分爽快,当即吩咐高瑾拿来笔墨。
很快。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被抬到凉亭中央,上铺洁白如雪的顶级宣纸,砚台中的墨汁乌黑发亮,香气醇厚。
李恪深吸一口气,提起狼毫笔,蘸饱浓墨,随即手腕悬动,笔走龙蛇。
他先写的是那首《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二走到书案前,一眨不眨地盯着李恪的字。
“恪儿!你这字……当真漂亮!丰腴雄浑,气势磅礴!庄严正大,却又带着一股洒脱不羁的奔放之气!”
“这堪称……堪称宗师之书!自成一派啊!”
李世民是懂书法的,而且书法造诣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