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老臣坚持认为,完美治世,必须作为一个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标杆!”
“牢牢立于此间!”
“从而警醒后世之君,鞭策当代之臣!纵不能至,亦当心向往之!”
“此乃立国之本,社稷之梁,万不可失!”
孔颖达这番话语,充满了卫道者的悲情与执着,显然并未彻底放弃。
他的这番话,李恪也是认同的,道德与理想,当然不能完全抛弃。
该有的道德标杆和完美目标,永远是要有的。
李恪整理了一下衣冠,向着孔颖达,也向着御座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揖。
“孔老大人其心赤诚,其志高远,晚辈敬服!”
李恪首先给予了对方理念最高度的尊重。
随即,话锋又是一转:“而恪所想,是如何让这星空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何为道路?”
“何为答案?”
李恪环视全场:“陛下亲手开创的这贞观盛世,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我们没有机械地复刻井田制、三代之法!”
“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得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仓廪日渐丰实!”
“我们没有回到分封,但革新吏治,使得国家政令统一,疆域空前稳固!”
“由此可见!”
“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只存在于典籍之中的、过去的‘完美标本’!”
“我们要开创的,是属于大唐、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完美治世’!”
“这完美治世,必定由陛下运筹帷幄,由在座衮衮诸公齐心协力!”
“由天下万民的辛勤汗水,共同垒砌而成!”
“恪想……它可能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完美,因为我们的目标永远在前方!”
“但这重要吗?”
“重要的是,不在于真正达到完美治世!”
“而在于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所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勇于开创的精神!”
“这就是属于我大唐,独一无二的完美治世!”
话音落下,赏月台上再无争论之声。
孔颖达怔怔地看着李恪,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并非完全认同,但无法反驳这基于贞观伟业本身,充满进取精神的结论。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扫视着台上群臣道:
“朕,今日闻此一辩,如饮醇醪,初品辛辣,回味却甘洌悠长,不觉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