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仰头望月,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带着几分微醺,这才悠然开口: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句吟罢,余韵悠长。
赏月台上,再次陷入了凝固般的寂静。
所有人脸上都交织着震撼、感动、恍然、释然……种种复杂的情绪。
“轰!!!”
孔颖达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几乎是吼了出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神来之笔!洞彻人心,道尽世间至理!”
“仅此一句,足以让万千离人、无数失意者,得以释怀,得以慰藉!这是何等胸襟,何等智慧!”
弘文馆学士谷那律激动得老泪纵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愿宏大,此情温暖,包容天地,泽被苍生!不仅止于儿女私情,更乃君王对天下子民之祝愿!”
“此句,当为我大唐祈福之吉言,当传唱千秋万代!”
便是魏征这等刻板严谨的铁嘴,也彻底叹服:
“由问天,到问月,再到自问自答,最终以旷达祝愿收束全篇。”
“情感之流转,意境之开拓,哲理之深刻,己臻化境!此词一出,后世中秋诗词,可以休矣!”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无比震撼,骄傲的光芒:
“好!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好一个‘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情理交融,旷达高远,意境与哲理并重,实乃千古绝唱!”
又一首千古绝唱!
众人看着李恪,眼中满满都是惊叹与崇拜。
今夜之后,李恪“词仙”之名,将无可动摇!
能做出这等经典词作之人,不是仙又是什么?
而今晚的中秋宫宴,必然也会因为这首词,广为传唱,千古流芳。
而魏王李泰,此刻己彻底在席位上,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他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不服,在这首词面前,被彻底碾成齑粉。
此时此刻,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这……这种词是人能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