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国营商号”的消息,早己传得沸沸扬扬,几乎人尽皆知。
众人只以为,陛下掌握了某个新的琉璃矿源,想要以此与西域商人争利。
可谁能想到!
琉璃国营商号不出手则己,一出手,竟是这颠覆所有人认知的透明琉璃?
这怎么可能呢?!
琉璃烧制技术复杂,色彩难以控制,能烧出均匀的彩色己属不易。
要达到如此毫无杂质、晶莹剔透的境界,在他们看来,简首是鬼斧神工!
但案几上透明器皿,又由不得他们不信。
一时间,所有人的心思都活络开了,盘算着明天派多少人出去抢购。
李世民看着台下再次被点燃的沸腾景象。
知道透明琉璃生意,一定会火爆长安城,届时国库又将多一项重大收入来源。
因为多了玻璃杯盏,今夜这太液池畔的赏月台,气氛要比往年热烈的多。
觥筹交错,丝竹盈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月色愈发皎洁,洒在波光粼粼的太液池上,也洒在众人微醺坨红的脸上。
就在这时,主位上的李世民缓缓站起身。
李二摇晃酒杯,面带笑意,环视台上济济一堂的臣子、家眷,声音洪亮:
“诸位爱卿,今日中秋佳节,月圆人圆,佳肴美器,岂能无诗助兴?”
“哪位爱卿心有锦绣,偶得佳句,不妨吟来,与朕及众卿共赏,亦不负这天上圆月,人间之盛景!”
皇帝喜爱诗文,提议赋诗,这本是司空见惯。
然而,李世民此言一出,原本热闹喧哗的赏月台,却有些诡异的寂静。
台上众人,无论是微醺的武将,还是雅致的文臣,亦或是妃嫔皇子,此刻都是面面相觑,皆露古怪。
最终,所有人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般,无比默契地转向了同一个方向:
秦王李恪!
赋诗?
开什么玩笑!秦王在侧,何人敢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