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番引经据典,以古论今,首接将摩托车的出现拔高到了“器物变革”的历史规律层面。
巧妙化解了魏征扣上的“奢靡享乐”大帽子。
李恪很是不爽,远佞人,亲贤臣……在你魏征嘴里,寡人倒成奸佞小人了?
魏征眉头紧锁,显然不会被轻易说服,当即立刻反驳,声音依旧冷硬:
“巧言令色!”
“纵使说得天花乱坠,也难掩其‘机巧’本质!”
“《礼记》明训: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何为奇技淫巧?”
“便是此等徒具其表,无益于国计民生,只会蛊惑人心、玩物丧志之物!”
“昔有鲁班造木鸢,能飞三日而不下,然于国于民何益?”
“诸葛武侯造木牛流马,虽能运粮,亦不过昙花一现,未能改变蜀汉覆亡之局!”
“陛下乃一国之君,当垂拱而治,明德慎罚!”
“若心思尽被此等机巧之物所吸引,沉湎其中!”
“长此以往,岂非与那好鹤而废朝政,最终身死国除的卫灵公无异?”
魏征再次引经据典,将鲁班、诸葛亮、乃至亡国之君卫灵公都拉出来作为佐证,言辞犀利,寸步不让。
场面再度陷入僵持。
所有人望着秦王,想看他如何应对,这头闻名朝野的“铁嘴”谏臣。
李世民也看向李恪,脸上满是希冀和期待。
魏征一次次强硬劝谏,多次让他颜面尽失。
今天更是过分,中秋宫宴,首接让他难堪,这让李世民无比恼火。
恪儿若能辩倒魏征,无疑能为他出一口气!
面对魏征引经据典,步步紧逼的诘问,李恪微微一笑,丝毫没有退缩:
“魏公!您只见此物形制新奇,声响巨大,便斥之为奇技淫巧,却未能深察其内在的真正用途!”
“此物若用于驿道,传递紧急军情,可日行千里而不疲,真正实现朝发夕至,边境战况瞬息可达天听!”
“若用于后勤转运,其载重与耐力,胜过驮马十倍不止,能极大缓解大军远征之粮草压力!”
尉迟恭、程咬金等真正见过摩托的武将们,不由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摩托车无需牛马拉拽,就能自己跑,无论是用于驿道,还是后勤,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