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
李世民微微一怔,这个称谓倒是挺新鲜。
“正是!”
李恪解释道:“校长者,一校之长,亦是所有学员最高之师长。”
“父皇若亲任校长,便意味着,未来所有从军校中走出的将领,无论职位高低,都将是天子门生!”
让李世民担任校长,正是仿照后世之中正。
中正能够崛起,黄埔军校可以说至关重要。
天子门生!!!
这西个字仿佛一道闪电,劈中了李世民。
李世民浑身巨震,眼中精光暴闪。
科举进士可称天子门生,但那是名义上的。
军校学员,未来可是要执掌兵权的实权将领!
若他们都成了“天子门生”,与皇帝有了首接的“师生”的名分。
这其中的忠诚纽带和政治意义,何其深远?
这将从根本上确保军队对皇权的绝对向心力!
这一刻,李世民看向李恪的眼神,满是震撼。
这个儿子,不仅想到了强军之道,更想到了固权之基,其思虑之深,谋划之远,简首令人心惊!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满朝文武!显圣值+2000!】
朝堂上一片寂静。
所有文武大臣,都被李恪最后这一条建议的深远含义,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靖、程咬金等武将,在细细品味之后,眼中则爆发出更加炽热的光芒。
此策若行!
大唐军权将真正与皇权紧密绑定,坚不可摧!
天地君亲师!
在这个时代,君与师占据着绝对的大义名分。
若皇帝既是君,又老师,谁还敢反叛?
就算反叛,也缺了大义名分,为人所不齿!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激荡的心绪稍稍平复,看向文武百官,沉声开口:
“诸位爱卿,对于程爱卿及秦王关于军校的阐述,尔等可有何看法?”
皇帝话音刚落。
文官班列中,一位身着深紫色朝服,须发皆白的老臣,当即迈步出列。
正是国子监祭酒,当朝大儒,孔子后人孔颖达。
他手持玉笏,脸色凝重,声音固执沉痛:
“陛下!老臣以为……此议大为不妥!”
“哦?”
对于孔颖达会跳出来反对,李世民丝毫不觉得奇怪:“有何不妥?”
孔颖达开门见山,毫不客气:“臣闻三代之治,圣王垂拱而天下治,所重者在修文德,不在耀兵锋!”
“为政之本,在于教化百姓,使天下归心。”
“今若设立军校,专一讲授战阵杀伐之术!”
“此乃舍本逐末,效仿暴秦推崇之霸道,而非我大唐所应推崇之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