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竖起第二根手指,声音提高了几分:
“其二,在于科学选材,唯才是举!”
“如今军中晋升,虽重军功,但门第之见仍存。”
“军校则可面向天下,招揽良家子弟、有战功表现的低级军官,甚至是有志报国的寒门勇士!”
“设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不论其出身门第,只考察其是否忠勇、是否有谋略、体魄是否强健!”
“这,就等于是父皇为天下武人,特意开设了一扇永不关闭的武举大门!”
“一条凭借真才实学,而非祖辈萌荫,就能出人头地的通天大道!”
“如此一来,天下英雄,无论贵贱!”
“但凡有报国之志、卫戍之才,必将感念陛下天恩浩荡,踊跃来投!”
“真正做到‘天下英雄,尽入陛下彀中’!”
此言一出,不仅武将们眼神发亮,连一些出身寒门的文臣也暗暗点头。
现在的朝廷,选拔官员以举荐、征召为主。
至于科举选拔,目前还不是十分完善。
寒门子弟要想入朝为仕,几乎没有门路。
若能设立军校,确能吸收一大批为戍之才。
最后。
李恪竖起第三根手指,目光变得无比严肃:
“其三,也是儿臣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统一思想,忠于王事!”
“军校之中,所有学员,首要学习的,并非武艺技能、兵法、韬略!”
“而是忠君爱国、保境安民之思想教育!”
“要让他们明白,手中之剑,为何而挥?”
“是为陛下,为大唐,为身后的万千百姓!”
“要将军人的荣誉与对朝廷、陛下的忠诚,深深烙印在每个学员的骨子里!”
“如此,未来从军校走出的将领,他们心中所向,唯有父皇与大唐朝廷!”
“而非地方家族,或可能存在的私兵部曲!”
“此乃强干弱枝,巩固中央集权,确保大唐江山永固的——万年基石!”
李世民频频点头。
尤其这最后一条,简首说到了他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