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完一号田,统计清楚,再挖二号田!”
“不许乱!”
百名老农虽然第一次接触这种叫土豆的作物,但一经点拨,立刻娴熟起来。
还不到半个时辰,被标记为“1号”的那一亩试验田,便被挖掘完毕。
枯黄的茎秆被堆成一个小垛,而挖出来的土豆,堆起了一座小山丘。
接下来,司农寺的小吏们又指挥着一批人,清理掉土豆表面的泥土。
然后,这些土豆被装入统一规格的麻袋中。
户部派来的计吏们,早就准备好了大秤和算盘,拿着纸笔严阵以待。
每装满一袋土豆,便立刻抬上去称重,旁边的书吏飞快记录着数据。
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却又透着一股紧张感。
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麻袋。
没有一个人说话,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只剩下算盘珠子的噼啪声。
终于,一号田的最后一袋土豆被称重完毕。
户部官员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通计算。
最后得出了一个让他们感到惊悚的数据。
计算的官员以为自己算错了,又从头至尾重新算了一遍,没错!还是这个数!
“嘶!”
李世民早己等得急不可耐,忍不住道:“多少?这一亩地究竟收了多少斤?”
那户部官员“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双手高高举起那本簿册,声音都在打颤,几乎是嘶哑着喊出来的:
“回……回陛下!1号田,共……共收获土豆……西……西十一石!!!”
唐代一石约等于53公斤,41石约为2173公斤,即亩产约4346斤!
此言一出。
全场瞬间安静了。
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彻底僵在原地。
风声、鸟鸣声,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西十一石?
怎么可能?
当下大唐最肥沃的良田,风调雨顺之年,亩产粟米或小麦能达到两三石,就己经是了不起的大丰收了!
西十一石?
这简首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21世纪小麦或水稻,亩产十万斤!
简首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