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头一松,就听李恪继续说明现状:
“只是,因炼制新钢所需的核心燃料‘焦炭’,产量目前尚且有限!”
“加之精通新法的工匠为数不多,目前仅有一座炼炉可以稳定产出。”
“一日之内,约莫能得此等新钢三十斤左右。”
大唐的1斤,相当于668克,约后世1。33斤。
大唐的30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斤。
三十斤?
这个数字让李二等人微微有些失望,一天才三十斤,够打几把刀?
“不过!”
李恪却是话锋一转:“参与此事的匠师们,己然基本掌握了新式炼钢法的全部关键技术环节!”
“眼下制约产量的,并非技术瓶颈,而是焦炭供应与熟练的匠师人手!”
“只要朝廷支持,扩大焦窑的规模,增建新的炼钢炉,并着手培训更多匠人,产量必能飞速提升!”
“儿臣相信,假以时日,日产数百斤、上千斤新钢,也绝非难事!”
产能问题从来不是问题,大唐有的是人!
只要技术达到,大规模量产只是时间问题。
“好!好!好!”
李世民听完,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振奋和喜悦。
他重重拍着李恪的肩膀,龙颜大悦:“恪儿!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说吧!想要什么赏赐?今日只要你开口,只要朕有的,绝无二话!”
君王金口一开,那便是天大的赏赐!
殿内群臣的目光,不由聚焦在李恪身上。
然而,李恪的反应却再次出乎诸人意料。
李恪郑重地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诚恳:“父皇!儿臣不敢居功!”
“新式炼钢法能成功,全赖将作监丞周明兢兢业业,带领一众匠师日夜钻研,反复试验,方有今日之突破!”
“儿臣不过动了动嘴皮子,提供了些许粗浅想法罢了,完全不值一提!”
“父皇若要赏赐,该重赏的是周明,以及那些默默付出的匠师们!”
“他们的名字,或许不显,但他们的汗水,才真正铸就我大唐之锋芒!”
长孙无忌眯了眯眼,眼中浮现出一抹忧虑。
房玄龄、杜如晦抚须颔首,眼中满是赞许。
居功而不自傲,推功及下!这份胸襟和气度,显得极为难得和可贵!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更浓,更加欣慰:“好!好一个居功不自傲!恪儿,你能有此心性,朕心甚慰!”
随即大手一挥:“你放心,周明和所有有功匠师,朕都会重重赏赐!”
“官职、钱财、田亩,一样都不会少!”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凡是为我大唐做出贡献者,朕……绝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