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一意孤行,王朝顷刻崩解,天下大乱。
若有强藩在外,或许能起到拨乱反正!
这种基于归纳法的历史比较,以及对于避免重蹈隋朝覆辙的深切忧虑。
乃李世民执着于复封建的深层心理基础。
李二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被魏征首言带来的些许不快,看着群臣道:
“玄成所言,朕己知之。其他爱卿呢?可有不同见解?但说无妨!”
回应李世民的,依旧是死一般的沉默,这种沉默,本身就是无声的反对!
李世民见状,不由涌起一股恼火和挫败感。
这些臣子,平时争权夺利时一个个能言善辩,到了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上,却只会装聋作哑!
无奈之下,李二只好将目光投向宗室亲王们的席位,看向任城王李道宗、河间郡王李孝恭等人。
若行分封,这些宗室将是最首接的受益者,总该有人站出来支持一下吧?
然而,李道宗、李孝恭等人接触到皇帝的目光,或低下头,或假装饮酒,或整理衣袍,无一人出声。
他们虽是武将,但也并非全然不懂政治。
分封虽好,但魏征说的弊端他们也怕,不愿在此刻出头成为众矢之的。
更何况皇帝心思深沉,谁知道是不是试探?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会在这时做出头鸟?
李世民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连既得利益群体都不支持?
最后。
李二不得不看向皇子席位,看向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秦王李恪。
朕这些儿子们,总该能理解父亲的苦心吧?
李二沉声开口,率先点了太子的名:“承乾,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被点名的李承乾浑身一颤,慌忙站起身:
“父……父皇明鉴!分封乃关乎国本之重大国策,儿臣德行浅薄,见识短窄,岂……岂敢妄言?”
“一切……一切全凭父皇圣心独断,乾纲独断!儿臣……儿臣绝无异议!”
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只求自保,毫无主见。
李世民看着长子这副模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巨大的失望和一丝厌恶。
朕自然会乾坤独断,但现在问的是你的意见!
罢了!罢了!
李二叹了口气,无力地摆了摆手,连话都懒得再多说,示意李承乾坐下。
“青雀,你呢?你怎么看?”李二看向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