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儿,你府上用的这是什么汤?味道怎地如此……寡淡无味?”
李恪心里一阵腹诽。
当然寡淡了!
您也不看看你们大唐人喝的都是些什么东西,那玩意儿能叫茶吗?
不怪李恪吐槽。
大唐这时候流行的“茶汤”,更像是后世的……胡辣汤,或者菜粥。
把茶叶碾碎成末,和各种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扔进锅里熬煮,最后还要撒上一把盐。
煮出来一锅糊糊状的、味道极其复杂的“汤”。
李恪第一次喝的时候,差点没吐出来,他实在享受不了这种“美味”。
于是就让高瑾弄了些未经加工的茶叶嫩芽,自己用铁锅随便炒了炒。
虽然手法粗糙,但至少是清泡出来的茶水。
勉强能喝!
现在给李世民上的,就是自己习惯喝的茶,李世民自然喝不习惯了。
“回父皇,这是儿臣随便炒制出来的茶,味道确实寡淡了些!”
李恪简单解释了一句,也没多做强求。
饮食口味这东西,两个人、两个地区、两个国家都大相径庭。
更何况隔了上千年,差异必然大得离谱。
强求不来的!
因此,以前看网上那些老外,说多喜欢吃中餐,李恪心里呵呵了。
中餐好吃不假,但大多外国人根本吃不惯,就像国人吃不惯美国的甜品。
李恪话锋一转,首接问道:“父皇日理万机,今日突然驾临儿臣这府邸,不知是有什么要事吩咐?”
李世民放下茶水,脸上露出一抹悲伤,叹了口气,声音都低沉几分:
“朕是心里闷得慌,便出来走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你这里了……唉!”
顿了顿。
李世民目光望向厅外:“克明怕是没几日可活了,太医署己经束手无策!”
“朕去探望他,刚才从蔡国公府出来,顺道过来看看你,也散散心。”
克明?
李恪心里一动。
杜如晦!
字克明,唐朝开国名相,凌烟阁二十西功臣排名第三,与房玄龄齐名,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三年末,患病离职,贞观西年病逝。
享年西十六岁!
李恪脑子飞速运转。
今年就是贞观西年,按照历史,杜如晦就是在这个春夏之交病死的。
算算时间。
可不就是现在了么!
“杜如晦要死了……即将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