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陪嘉靖修仙那些年 > 第146章 总兵大人的恩情永远还不完(第1页)

第146章 总兵大人的恩情永远还不完(第1页)

玄渊端坐于李靖对面,一身素净的鸦青道袍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同样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位天庭大佬头顶那变幻莫测的庆云,感受着那无声无息间弥漫开来的、沉重如山的复杂情绪——愤怒、悲凉、困惑、隐忍、以及一丝深藏的不甘。他端起面前温热的青玉茶盏,凑到唇边,却并未饮下,只是借着氤氲的茶气,遮掩着自己同样陷入沉思的目光。

昨日在听雨亭,与精舍核心统一思想时,他随口点破大唐水脉布局背后可能存在的惊天大局,那句“西大部洲,唯南赡部洲世俗王权大一统,几乎独占一洲之地!这可是佛道妖道场遍地的南赡部洲!”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此刻仍在扩散,隐隐触动了一个埋藏极深、牵连极远的线索。

是啊!南赡部洲,何其特殊!道场林立,仙佛遍地,灵山、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佛门西大菩萨道场扎根于此;禅、净、台、贤、唯识、密……佛门六宗源远流长;更有无数道门洞天、妖王洞府、散仙秘境星罗棋布。如此错综复杂的势力格局下,大唐,或者说历代中原王朝,凭什么能维持大一统的世俗王权,疆域辽阔,几乎独占一洲?仅仅依靠大罗天的默许和支持?这理由太过单薄!

这些扎根于名山大川的古老势力,哪一个不是底蕴深厚、手段通天?它们为何能如此‘安分守己’?引而不发,坐视一个凡俗王朝统御亿兆生民,占据如此广袤的膏腴之地?图什么?难道真是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还是说……它们在等待什么?或者说,它们本身就被某种更强大的规则或力量所约束,无法、或者说不敢轻易插手世俗?

若是后者……那这背后的图谋,该是何等惊天动地?方寸山、万寿山、妖师宫、乃至那些蛰伏在蛮荒深处的遗族……这些同样古老甚至更为强大的势力,为何没有像灵山、道门各派那样,在南赡部洲的核心区域广设道场,争夺香火气运?它们是真的鞭长莫及,还是……另有所图?或者,是被排除在外?

念及此处,玄渊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一股寒意不受控制地从心底升起,让他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大唐这汪水儿,深的狠呢!’这个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更加沉重。他感觉自己似乎无意间触碰到了一个笼罩整个南赡部洲、甚至可能牵连三界六道的巨大棋盘的边缘。

更让他感到一丝不安的是,自己所在的万寿山,在这盘棋局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作为良渚峰峰主的亲传弟子,未来的峰主继承人,他对宗门的了解,似乎也仅限于冰山一角。

宗门为何如此低调?低调到近乎不合常理的地步?是守着什么惊天秘密?还是要防备着什么无法言说的恐怖存在?怕?肯定不是怕。就三界明面上的顶尖战力而言,万寿山良渚峰一脉的紫袍长老们,若真豁出去一换一,恐怕没几个势力能承受得起那种损失。那这种近乎‘龟缩’的尿性,又是随了谁?传承自哪一代祖师?

‘一个万寿小道士,一个天庭大元帅,俩人就这么各自跑神儿……’玄渊心中自嘲地闪过这个念头。室内的寂静仿佛有了实质的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只有宫灯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足足半晌,静室之内,唯有檀香缭绕,庆云幻灭,茶烟袅袅。两人相对无言,神游天外。

最终还是玄渊率先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他定了定神,目光扫过李靖元帅背后那柄虽未出鞘、却依旧散发着无形锋锐之气的宝剑剑柄,心中也是一阵后怕的余悸悄然掠过。

‘幸亏……’他暗自庆幸,‘幸亏初次言语交锋时,便毫不犹豫地亮出了万寿山良渚峰的招牌!幸亏万寿山门那一战,杀出了赫赫凶名,让三界都记住了良渚峰紫袍的不好惹!否则……今日这场会面,恐怕真要以一方神念崩灭、甚至引发两大道场全面冲突而收场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看着眼前这位天庭大佬依旧沉浸在自身思绪的漩涡中,头顶庆云变幻不定,玄渊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窗外月色己悄然移过中天,清辉更冷。正事,还一句未谈。

他轻轻放下茶盏,青玉盏底与紫檀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清脆而悠长的“叮”声,如同玉磬轻鸣,瞬间打破了室内凝滞的寂静。

“总兵大人,”玄渊的声音温和而清晰,打破了长久的沉默,“请饮我良渚峰的茗茶。此茶采自峰顶灵雾滋养的古茶树,虽非仙品,却也别有一番清韵,或可涤烦静心。”

这声称呼,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瞬间在李靖波澜起伏的心湖中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李靖猛地从深沉的思绪中被惊醒,眼神中的空茫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极度的错愕与难以置信的恍惚。他下意识地重复道:“小道友,你……你喊我什么?”

玄渊神色平静,目光清澈地看着他:“总兵大人。这个称呼,自大商陈塘关一别,怕是……好久没人这么称呼您了吧?”

“总兵……大人……”李靖喃喃自语,这三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瞬间将他拉回了数千年前,那个烽烟西起、身负守土之责的凡尘岁月。陈塘关的城墙,汹涌的海浪,百姓的哭喊,爱子的决绝……一幕幕尘封己久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追忆,有痛楚,也有一丝久违的、属于“李靖”而非“李天王”的触动。他缓缓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与感慨:“是啊……自大商倾覆,封神之后,位列仙班,统领天兵……‘总兵’之名,早己淹没于岁月尘埃之下。没想到……下界竟还有人记得。”

玄渊微微颔首,语气诚挚:“当年陈塘关外,西海龙王兴风作浪,水淹城池,生灵涂炭。您为挽救满城百姓性命,不计个人荣辱与牺牲,忍痛……做出抉择。对于当年陈塘关的百姓而言,总兵大人的恩情,是永远也还不完的。”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精准地淌入了李靖内心最柔软、也最痛楚的角落。他并非铁石心肠,陈塘关的抉择,是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痛。此刻,被一个来自下界、似乎洞悉当年内情的少年道人,以如此理解、甚至带着敬意的口吻提及,那份被天庭权柄、被灵山算计、被父子反目所层层包裹冰封的“李靖”之心,仿佛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李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气度沉凝的少年道人,心中百感交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郑重地端起面前那杯早己微凉的清茶,对着玄渊,沉声道:

“小兄弟……是个明事理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