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陪嘉靖修仙那些年 > 第43章 火力不足那就加强火力(第1页)

第43章 火力不足那就加强火力(第1页)

昨夜负责指挥战斗的小组长走到李未身前,低声汇报了复盘的结论和提出的改进建议。李未依旧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着袖中的鎏金算筹,仿佛在推演着无形的棋局。

昨夜之战,暴露了面对真正皮糙肉厚、妖力强横的精怪时,现有装备的杀伤力上限。虎妖若非被钉住,单凭弩箭和长枪,想要快速击杀代价不小。后续若真对上钟南山的坐骑,甚至那些可能护短或亲自出手的道士,以目前的战力,恐怕力有未逮,风险极大。

枪兵换马槊!长枪虽利,但破甲、破防能力在面对重甲或妖躯时略显不足。马槊更长、更重、槊锋破甲能力极强,一槊下去,人马俱碎!正适合对付体型庞大、防御惊人的妖物。需为三个小组的枪手全部换装精铁马槊。

弩手配强兵!近战弩手强化火力:两名近战弩手,每人配备五把连弩!箭矢全部改为特制三棱旋槽破甲箭!这种箭矢不仅穿透力惊人,旋转的棱槽更能造成恐怖的撕裂伤和放血效果,杀伤效能翻倍!近战接敌瞬间,以绝对密集的火力覆盖,形成毁灭性打击,侧重快、猛、火力饱和!一名弩手转型为专职远攻手。配备特制蟒筋复合弓两把,背负九支加长、加重、同样配备三棱旋槽破甲箭簇的重箭!侧重重型破甲、超远距离狙杀!目标就是像虎妖这种皮糙肉厚的核心目标,力求一箭穿心,甚至将其钉死在原地!形成战术层次。

精舍的训练大纲必须立刻调整!不能再以普通山贼水匪或低阶精怪为假想敌。要以钟南山可能豢养的、实力更强的妖物,甚至掌握道法符箓的道士为假想敌!模拟其防御、速度、妖法道术,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对抗训练。后勤保障:升级装备需要时间打造,训练也需要场地和资源。

李未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即逝。他看向侍立一旁的阿七:“阿七。”

“东家。”阿七立刻上前一步。

“传讯精舍。”李未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第一,紧急打造三组的装备:三柄精铁马槊;十五具连弩配三棱旋槽破甲箭两百支;六把蟒筋复合弓配三棱旋槽重箭一百支。第二,以昨夜遭遇的虎妖实力为基准,上浮三成,拟定新的对抗训练大纲,假想敌为‘道门护山灵兽’及‘低阶道法修士’,侧重破甲、抗法、快速击杀。第三,将打造好的装备和新训练大纲,派人秘密送至万寿山五庄观山脚下,我们抵达后自会接收。”似乎想到了什么,李未顿了一下,“让精舍那边安排赤蛟、青鳡一族去围杀了那只恶蛤蟆,那段水域要彻底清场,为后续的商道畅通做好准备。同时抽调几个账师安排在姜驿村,自家的产业总是要好好打理。”

“明白!”阿七毫不迟疑地点头,立刻转身。又被李未喊住,“还有一件事,把咱们谈的条件告诉家里,要精舍好好筹划一下,派驻人手到双叉岭土地庙那里”。想了想没什么遗漏了,李未摆摆手示意阿七去做。

阿七走到院外,对着一名精悍的护卫低声交代了几句。那护卫领命,翻身上马,如同一道离弦之箭,朝着来路疾驰而去,显然是去往最近的情报传递节点。

安排妥当,李未的目光转向正小心翼翼走过来的邹凉。少年脸上还带着一丝大病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昨夜那场战斗的深深震撼。

李未看着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仿佛昨夜的血腥杀戮和方才的杀伐决断都未曾发生。

“醒了?”他问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朗。

邹凉用力点头,看着李未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只化作一句:“嗯!未哥!”

“那就好。”李未站起身,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目光投向西方,那里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收拾行装。”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继续出发。”

晨光熹微,雨后的山林青翠欲滴。队伍再次集结,马蹄踏过的泥土,溅起细小的水珠。昨夜的血与火,仿佛只是前行路上一次淬炼锋芒的磨刀石。沙塘鳢吞下的内丹在腹中缓缓释放着力量,眼中灵光更盛;邹凉感受着体内前所未有的通畅与敏锐,握紧了背上的长枪;护卫们眼神沉静,昨夜复盘的结论己刻入脑海,只待新的装备到来;李未端坐马上,鸦青衣袂在晨风中微动,袖中的鎏金算筹温润依旧。

前路漫漫,凶险未卜。但经此一夜血炼,这支西行的队伍,锋芒更利,心志愈坚。目标,万寿山!

终南山脉,龙盘虎踞,气象万千。其西南一支余脉,绵延至此,化作一座玲珑小山。此山不高,仅三两百丈,却钟灵毓秀,别具一格。

山势圆润,如碧玉簪斜插大地。遍山皆覆苍翠,非是参天古木,多为虬枝盘曲的松柏、亭亭如盖的香樟,间或点缀着几株叶如华盖的银杏,此刻正值深秋,叶片金黄,在满山青黛中格外醒目。山石亦非嶙峋,多圆润如卵,青苔斑驳,藤萝缠绕,垂下缕缕绿瀑。山涧清溪潺潺,自石缝间汩汩而出,汇成数股银练,或叮咚跳跃于白石之上,或悄然隐入藤蔓覆盖的幽潭,水汽氤氲,滋养得山间草木愈发青翠欲滴。林间鸟鸣清脆,松鼠跳跃,偶有野兔窜过,一派生机盎然。山风徐来,带着草木清香与水汽,涤荡肺腑,令人心神为之一清。整座小山,如同一位娴静温婉的处子,于终南磅礴气象之外,独守一份清幽与秀美。

山腰处,依着山势,坐落着一座小小的道观。观墙斑驳,显是有些年头,灰瓦覆顶,檐角微微,悬挂着几枚早己褪色的铜铃,风过无声。门楣上悬一匾额,字迹古朴,书“浮云观”三字。观内格局简单,仅一进院落。正殿三楹,殿门虚掩,隐约可见内里供奉着一尊模糊不清的神像,香火寥落。殿前一方青石铺就的小院,打扫得颇为洁净。院角植着几竿修竹,枝叶婆娑,更添几分清寂。虽无金碧辉煌,也无宏大庄严,但此地灵气汇聚,远胜凡俗,自有一股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仙家气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