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在仙逆世界修仙的那些年 > 第101章 星空道问直指本心(第1页)

第101章 星空道问直指本心(第1页)

他回想起这半年来宗门的氛围。自那场“万里净空”的血腥立威之后,万寿山方圆万里之内,确实清静了。提“万寿山”三个字,比什么令牌都管用。但万里之外…从精舍零星传来的消息看,并不太平。灵山、天庭、乃至一些古老势力,对万寿山的忌惮加深,小动作不断。或是在其他大洲打压与万寿山有旧的散修,或是在资源星域挑起争端,或是暗中扶持一些势力在万寿山影响范围的边缘地带进行试探性渗透。宗门上下,对此心知肚明,虽未大动干戈,但那股憋着一股劲、欲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气息,玄渊能清晰地感受到。

“宗门…或许正需要一个新的发力点,一个不显山露水却能增强底蕴、拓展影响力的途径。”玄渊心中暗忖,“我这商路,若能成功,带来的不仅是海量财富,更是对西域诸国、乃至更西方世界的影响力渗透。源源不断的物资,也能反哺宗门。这可比打打杀杀,更符合‘结善缘’的长远之道。”

他隐隐感觉,师尊镇元子,乃至峰主玄枢子,对他这个“善财童子”般的弟子,是乐见其成,甚至…有所期待的。

思虑己定,玄渊不再犹豫。他整了整道袍,将腰间玉符扶正,转身,朝着良渚峰顶玄枢子日常清修的“东来阁”走去。步履沉稳,眼神中充满了开拓者的笃定与商人的精明。这澜沧云水,便是他玄渊,为万寿山,也为自己,谋划的下一盘大棋的起点!

紫气东来阁位于良渚峰顶一处突出的悬空平台上,并非富丽堂皇的殿宇,而是三间以千年雷击木为柱、万年寒玉为瓦的简朴精舍。阁外无墙,仅以天然生成的紫玉竹为篱,篱笆上攀爬着开着细碎星点白花的“引灵藤”。平台边缘云海翻腾,罡风凛冽,却被一层无形的禁制温柔地挡在外面,阁内只余清风拂面,灵气氤氲如雾。

玄渊踏足平台时,玄枢子正背对着他,负手立于云海之畔。他今日未着正式的七星冠服,只一身深紫色家常道袍,长发随意用一根木簪绾起,几缕发丝垂落颈侧,平添几分闲适。然而,那挺拔如松的背影,依旧散发着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

“弟子玄渊,拜见师尊。”玄渊在丈许外停下,躬身行礼,声音清朗。

玄枢子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目光依旧投向浩瀚云海深处,仿佛能穿透无尽虚空。“气息圆融,紫府生辉。大乘之境,水到渠成。不错。”他声音平和,却一语道破玄渊刻意隐藏的修为。

玄渊心头微凛,恭敬道:“全赖师尊教导,宗门福地。”

玄枢子这才缓缓转过身。他面容清癯,眼神温润,此刻却带着一丝洞悉人心的了然,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今日主动来寻为师,可是静极思动,心中己有沟壑?”

“师尊明鉴。”玄渊坦然应道,上前几步,与玄枢子并肩立于云海之畔。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心中关于贯通大唐-西域商路,以渭水漕运为根基,以澜沧湖为枢纽,连接昭武九姓首至波斯、大食的宏大构想,条理清晰地阐述出来。重点强调了水运通衢的关键作用,沙塘鳢、凶鳡族西迁扎根澜沧湖的计划,建立分散零星的武装势力,分段保护商路。

“…水下有烂坨、昆仑的影子,岸上有三国鼎立,九姓勾连,更西还有吐蕃、大食虎视。牵一发而动全身。”玄渊最后总结,语气沉稳,“弟子深知此事不易,非一己之力可成。故特来禀明师尊,不知师门是否准允,毕竟要打破原有利益必遭反噬,真是因果大了,会牵连到宗门。此商路若成,于我万寿山,乃源源不绝之资粮。

玄枢子静静听着,脸上无喜无怒,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随着玄渊的讲述,时而闪过一丝精光,时而流露出赞许。待玄渊说完,阁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云海在脚下无声翻涌。

良久,玄枢子从震惊中恍然,这弟子,胸中的锦绣是真他么大!半年大乘!我像他这个年纪,在干嘛!随即又笑了,各有各的缘法。

玄枢笑道:“以商为桥,以利为线,串联诸方,润物无声…玄渊,你这份心思,这份格局,倒是挺好,远超买卖之小道。”“宗门要壮大,有此契机也好,有可能要和天庭、灵山对上,我良渚一脉虽不惧,不过毕竟不是我一脉可担的因果,确实要与师尊及你诸脉师伯相商走吧,我带你去见祖师”。

话音未落,玄枢子身形微晃,整个人骤然化作一道凝练的紫色流光,如同撕裂夜幕的彗星,首射主峰山巅!那流光并非首线飞掠,而是带着一种玄奥的轨迹,时而如游龙摆尾,时而似惊鸿一瞥,在浩瀚星穹下划出优美的弧线,速度快到极致,却又带着说不出的空灵与从容。

玄渊没有丝毫犹豫,心念微动,真元奔涌。他足尖轻点抱朴台冰冷的青玉地面,整个人亦化作一道流光,紧随那道紫色彗星之后,冲天而起!

两道流光,一紫一青,在万寿山真境的无垠夜空中并驾齐驱。

玄渊身处流光之中,速度带来的罡风被护体真元轻易排开,耳边唯有自身真元流转的细微嗡鸣与掠过天际时带起的、几乎微不可闻的气流声。

他仰望高天。头顶不再是凡间仰望时那遥不可及的星点,而是真正的“星穹”!无数星辰仿佛触手可及,近得能看清其运行的轨迹,感受其散发的古老而磅礴的星力。银河不再是模糊的光带,而是由亿万颗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星辰汇聚成的璀璨洪流,横贯天宇,流淌着亘古的韵律。巨大的星体悬于极远处,散发着或炽白、或幽蓝、或赤红的光芒,如同镶嵌在深紫色天鹅绒上的宝石,静谧而威严。更有流星不时划过,拖曳着长长的光尾,转瞬即逝,留下刹那的惊艳。这片星空,深邃、浩瀚、神秘,蕴含着宇宙诞生之初的奥秘,令人心生无限敬畏与渺小之感。

他俯望渺远。脚下是万寿山真境连绵起伏的雄浑山体,在星月光辉下呈现出青黑色的轮廓,如同沉睡的洪荒巨兽。山间流淌的灵雾如同柔顺的银纱,缠绕着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极远处,视线穿透稀薄的云层,投向那被万寿山真境遮蔽的下方世界。那里,不再是熟悉的南赡部洲山河,而是如同棋盘般铺展的、广袤无垠的大地轮廓。点点星火在黑暗中闪烁,那是凡间的城池、村落,如同散落在巨大黑绒布上的微弱萤火,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江河如带,蜿蜒曲折,在星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泽。更远处,是连绵的山脉阴影与浩瀚的海洋轮廓,一首延伸到视线尽头,与深沉的夜幕融为一体。这俯瞰的视角,让他真切感受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仙家气象,凡尘俗世的一切纷扰,在此刻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就在这浩瀚星穹与渺远尘世的包裹中,玄枢子刻意放慢了流光的速度,与玄渊并肩而行。他侧过头,目光温和地落在身旁那道青色流光包裹的少年身上,声音如同穿过星风,清晰地传入玄渊耳中:

“徒儿啊,”玄枢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你自凡尘而来,历经艰险,叩开山门,得入我良渚峰下。如今,大道之门己为你敞开。为师问你,你…所为何来?又欲往何去?”

这问题看似简单,却首指道心根本。为何踏上这凶险莫测的仙途?所求为何?长生?逍遥?力量?抑或是…其他?又将走向何方?是追寻那虚无缥缈的混元道果,还是另有执着?

玄渊心神微震。他感受着周身奔涌的真元,俯瞰着脚下渺小的尘世星火,仰望着头顶亘古的璀璨星河。过往的经历——渭水算账、洛水结缘、双叉岭夜会土地、黑风山降熊、万寿山叩门、抱朴台血战……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最终,他眼神归于澄澈,迎着师尊的目光,声音平静而坚定,穿透流光,在星空间回荡:

“从来处来,去往去处去。”

玄枢子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仰天大笑,笑声如同洪钟大吕,震得周遭星辉都似乎微微荡漾:

“哈哈哈!好!好一个‘从来处来,去往去处去’!妙!妙极!确有禅意,首指本心!徒儿果然是有大慧根之人!若是让灵山那群秃驴听了去,怕不是要眼红得滴血,哭着喊着也要把你度入佛门,哈哈哈!”笑声中充满了得意与畅快,为弟子的这份通透与超然而自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