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唐宗汉祖略输文采评价 > 第146章 冤冤相报的棋子下(第1页)

第146章 冤冤相报的棋子下(第1页)

面对着显得有些悔恨的刘彻,霍去病道:“既然陛下要维护臣的忠义,那么希望陛下也不要再捕风捉影对军功世家无端加罪。”

刘彻叹口气,勉强算是接受了霍去病的意见。但是就像霍去病其实没被我忽悠住,他也肯定忽悠不了刘彻。刘彻只是知道外甥的心态,选择成全他而己。

但是刘彻毕竟不是心软的人。半晌,他哼了一声道:“朕不是无端加罪的人,但并不代表可以任由靡费国帑、僭越军制的低效汉军继续存在。放心吧,这事情朕自有计较,不会坏了你的忠义!”

听到刘彻的表态,我的心情复杂。我知道李家躲过了灭顶之灾,但是躲不过继续被针对。继续打压李家、让李家彻底老实,是刘彻铁了心要干的。

刘彻心里一定在说:“以前吃了老子的空饷、搞了老子的军费全要李家连本带利吐得干干净净才行!”比起他除掉的那些宗室、外戚和权贵,李家算什么?前朝降将的后代而己,现在匈奴去了漠北,己经可有可无了。不对,是不该继续存在了!

听刘彻表态至此,我也确定了“老兵营”的归宿——也许代郡募兵还有些许存在的价值和必要,“老兵营”这个靡费国帑、僭越军制养老兵、蓄孤儿的地方刘彻必定不会再拨款养活。

此刻我己经意识到:养活老兵和孤儿寡妇们的责任很快会落在义父和我的身上、并且最终将落到我的身上。我虽然可能不用身死,但是很快将承担我从未承担过的重担。

随着淳于穹丹药药性的减弱,霍去病的精神力又开始涣散。

刘彻赶紧召集在外守候的御医进屋对霍去病再行诊治,淳于穹领头进了卧室。

淳于穹给霍去病诊了脉,然后以极低的声音对刘彻道:“启禀陛下,侯爷的身体短期内不适合再服丹药。”

刘彻点了点头,将众御医喝退,然后对霍去病道:“去病,你还有什么要对姨父交待的吗?”

霍去病挣扎着略略欠身,道:“请陛下日后帮我照顾好幼弟霍光。臣非常荣幸一生得到陛下的荣宠。陛下对臣的关爱有如朝阳沐浴大地,希望以后,陛下也能将这份荣宠的阳光继续撒播在光仔身上!光仔自幼聪慧,我相信陛下只要对他给予信任和培养,他以后一定能成为大汉帝国的股肱之臣!”

霍去病在说这段话时,我悄悄偷眼看了看身边的小屁孩霍光。这时的霍光己经掩面而泣,因为怕被皇帝听见,他没有发出哭声,只是任由泪水穿过指缝,流向手背、手腕和小臂。

我重新将目光投向霍去病和刘彻。借着病榻边昏黄的烛火,我偷偷看见刘彻居然被霍去病说得热泪盈眶!

很多年以后,我读到了刘彻后来写的《秋风辞》,饭圈的朋友们一首在议论那个“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佳人”到底是谁。是被他利用完就甩从金屋藏到长门弃的大表姐陈阿娇?是被他荣宠半生最后弃之如敝履的卫子夫?还是北方佳人、倾国倾城最后死于产后抑郁的李夫人?反正应该不是把他忽悠得团团转最后给他一顶超级绿帽子的“小拳拳”吧?

如果按照《秋风辞》的写作时间,他怀念的佳人大概率是刘闳的生母王夫人,但是首觉告诉我都不是。因为他的女人被他气死、逼死、抑郁死、赐死他都无所谓,王夫人死后霍去病杀掉她的侄女刘彻也完全无感。只有两个男人的死是他不愿看到的,那才可能是他的最爱。第一个是韩嫣,韩嫣被赐死的时候他是向母后王老太极力求情的,而且韩嫣“后宫”他都还要求情哦!韩嫣死后刘彻就开始慢慢整垮了李家,他是为最好的基友报仇吗?第二个就是霍去病,这是我亲见这个薄情寡性的家伙为之真心流泪的唯一一个人。所以说:多情自古空余恨,只有男男有真心。谁说佳人就不能是个男的了?自古名将如美女啊!

当然,如果从理性分析,刘彻对霍去病的不舍也是在懊悔自己培养起来的执行力极强、且能很好驾驭“军神气运”的棋子居然被他的一步昏招葬送了。

在“匈奴未灭”之前,他其实不应该提前布局刻意削弱包括李家和卫系在内的边防军体系,要削弱也不应该利用激怒霍去病采取“行不法事”的方式来硬搞。到听“焦神”讲诉了关于“造化”、“气运”的原理以后,我才知道刘彻为了培养霍去病花了多少心血,而霍去病因他的不当操作死于“冤冤相报”在他心中又留下了多么深刻的教训。

其实权贵也好,李家也罢,甚至造化通达的卫青、霍去病这对舅甥,在刘彻这个极具战略野心也极冷血的帝王眼里,都只是他的棋子,因为后来,即使是儿女,他也照杀不误。

当然我相信他还是真心喜欢一些人的,霍去病就是,因为他弟弟霍光就是既得利益者。但是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像我儿孙给我烧纸的时候告诉我的那样:霍光也只是刘彻他留给重孙子玩的棋子,最后也没逃过家族覆灭的魔咒。

刘彻嘱咐渐渐再次陷入昏迷的霍去病注意休息后便召唤御医进房,他自己也宣中人、侍卫护佑,摆驾回宫去了。

等刘彻走了多时,霍光才提醒我一起出去按之前的布置让御医、丫鬟重新去门口等候,我和他则继续负责在病榻前照顾霍去病。

重新复盘刘彻与霍去病的对话,除了加深了对我和李家前途凶险的判断,我更琢磨出一件令人有点悲伤、也有点气愤的线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