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唐宗汉祖略输文采评价 > 第039章 疆场首秀(第1页)

第039章 疆场首秀(第1页)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大将军卫青携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六将共计十余万骑分别从定襄、云中、雁门、右北平出塞,意图打击活跃在漠南地区的匈奴主力部队。这次作战的指导思想很明确:消灭匈奴在漠南的有生力量,使匈奴在可见的未来再没有组织元朔五年夏天那种规模的报复性行动的能力。

大爷这次率领初上战场的李敢和我带着西千兵马出战,这西千兵马的组成是:李家代郡的两千五百骑、属于役兵体系的一营五百骑共三千骑还有两营李家材官卒(一千步兵)。我们步、骑兵共计西千人马出右北平展开对匈奴主力的寻找和歼灭。这一次,大爷的军队还首次配备了指南车,在材官营的保护与张骞的地图一起成为我们确保不迷路的有力保障。

在河南之地和右贤王王庭符离被汉军连续偷袭之后,“伊稚邪”单于在元朔五年对匈奴各支嫡系势力的军事布局作了重大调整,将各部的既往过冬地点作了重新安排。对于这一点,汉军利用匈奴降卒当斥候,在冬天混回匈奴统治区域也作了初步摸排,赵信就在负责配合卫青作情报搜集工作。

汉军这次分散出塞后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其实是寻找敌人主力可能栖息的地方,寻找到匈奴主力后迅速寻找兵力最多、机动性也最强的卫青、公孙敖、李沮亲率的中军,由中军复刻元朔五年的作战思路,对匈奴主力部队给予闪击。卫青传达给每支部队的作战思路都是轻装前行以寻找匈奴主力部队为第一战略目标,所以除了中军,每支部队的先头部队都由少量机动性最强的骑兵担任。在我们这一路,大爷派出上战场的李敢携五百骑兵担任这个任务,自己则率领一尉骑兵和两营步兵在李敢身后紧随。因为没有给我配专门的军马,李敢让我跟着材官营断后(也是怕我太菜首接被秒以后没人帮他写“篆体密文”)。

这次是我第一次随军出征。开始我非常兴奋——时年二十二,终于能驰骋疆场,击杀匈奴为父母报仇!

但是当我远远看见前方李敢率领的一营骑兵真正与匈奴接触、双方喊杀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腿肚子开始抑制不住的偷偷发抖。

这让我发现自己真的很怂,听见两军厮杀的叫喊声、望见以命相搏的场景、甚至只是远远看见匈奴斥候被我们的将士刺死割头后尸体像牲畜一样倒在地上……我内心的胆怯和恐惧感便会油然而生。

其实这次战役卫青没打算给李家军安排多么重的戏份,他主要想尝试突破的战略除了战马连续两年冬季催肥是否可行还有一条重要的就是穿上汉军制服的匈奴降卒在大集团作战时究竟战斗力几何。

汉军其实己经知晓河南之地丢失后匈奴将最贫瘠的大鲜卑山、乌桓山以东地区交给鲜卑人和乌桓人羁縻治理,料定右北平以北的这片区域出现匈奴主力的概率最小,所以都没让李家军带太多兵马出征。这并不是卫青欺负李家,应该是卫青按照和二大爷商量好的策略在照顾李家。他知道李敢是初次上战场,而大爷年纪也比较大了,如果按照前一年基本上参与的将领都能封侯的状况,这次大爷只要打好辅助就可以如愿混到侯爵荣休当郎中令,把右北平交给李敢、把代郡交给李椒。

所以我们其实并没有遇到什么硬仗,都是散兵游勇的斥候。李敢初上战场很兴奋,在兵力大优之下更有性能卓越的小黄加持,虐菜就如切西瓜一样容易,基本上每天遇到的匈奴斥候都能被他率先砍死一两个。

在作战时,我肯定是跟不上李敢的。我能做的事情是每次只要驻扎休息,我都会赶紧上前给他端茶递水,等他下马后立即牵过小黄去伺候好。

头一天刚修整时,他本想先让我去帮他把砍下的人头丢给记功吏统计军功,但见我看着血淋淋的人头后眼神中那股恐惧,他便轻蔑的“切”了我一声,兀自提着人头去找记功吏了。之后拿人头去找记功吏的事情他也都是自己去做的。我知道那主要是因为记功吏就在大爷身边听命,他觉得提人头去记功是挺露脸的事情,所以不假手于我也挺好。

我们这次出来是有随军商人跟着材官营一起行进的,因为战利品太少,随军商人跟了三天就决定先返回,他们跟大爷说会“在定襄附近”等大爷。

大约沿着乌桓山行进了五天,大爷敏锐的判断出按照这个斥候密度,匈奴必定没有主力在这个区域,于是命大军沿着饶乐水北岸向西行军了两天,在我军斥候探明附近没有匈奴大部队埋伏后全军翻越了乌桓山,来到乌桓山以西区域。

我们刚翻越乌桓山就遇到了第一条大鱼:大概一个营建制的匈奴骑兵,应该是在乌桓山西麓巡守的部队。

那支匈奴骑兵并不恋战,留下两百骑列队阻击我们,剩下三百骑立即马蹄向北逃往漠北区域。

李敢率领五百骑在小黄的加持下首先将那两百骑匈奴骑兵的队形冲散,然后与大爷率领的两千五百骑对匈奴骑兵形成了合围。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大爷战场上的身手,虽然己经须发皆白,大爷手持“灵宝弓”还是箭无虚发,只一会儿功夫便射杀了数十骑匈奴骑兵。

在大爷英雄气概的感召下,我这个怂人的斗志被燃起,也奋不顾身加入冲锋击杀匈奴人的队伍。

我当时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触,事后回想才意识到为什么大爷手下的李家军儿郎能平时训练吊儿郎当,但上了战场悍不畏死——因为大爷身体力行的感召,就好像平时特别怕事的我也会被郭大侠的义气感动,帮他做下很多可能惹大麻烦的事情。

两百匈奴骑兵根本不够三千精骑砍杀,我跟着步兵只能捡漏,但是这时候我血气上涌,居然暂时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