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唐宗汉祖 > 第122章 租息相抵(第2页)

第122章 租息相抵(第2页)

到巳正时分,大约距离曲阜还剩下十多里的时候,贡辅才拄着根拐杖慢慢走上了船顶的甲板。贡宪见状赶紧让两个小妾回房,自己也忙收敛了散漫的状态。

贡辅冲着贡宪使了个不悦的颜色,然后自顾自凭栏看着江景,并不搭理贡宪。

贡宪见此情景赶紧灰溜溜回了舱,许多跟班也都纷纷跟着下了舱,很快偌大的甲板上只剩下我和贡辅两个人。

贡辅一边看着泗水岸边不断变换的风景,一边头也不回的对我说:“李司马,我之前问你的事情,你可帮我想想对策了?”

因为河上风大,我过了一会儿才判断贡辅是不是和我说话,于是靠上前道:“贡老先生是和我说话吗?”

“是啊!”贡辅依旧看着风景,道,“这甲板上除了你我,还有别人吗?”

“这两天我的马闹的厉害,没时间考虑别的,抱歉啊!”我回道。

“嗯,估计你也想不出来。”贡辅道,“我也没看懂你为啥会把那些做‘陶缣’的老姑娘和寡妇买走。让‘陶缣’恢复生产短期内怕是不行的,说你好色我看也不是,给你‘特供’的你都不要,又怎么会要二十多个姿色平庸的妇人?而且还放在定陶不带走。”

“不瞒贡老先生,我其实是打算买去给营中的伤残老兵婚配的。”我说道。

接着,我把我的具体想法跟贡辅说了,也说了得汇报能拍板的上级才能确定,所以暂时把人留在了定陶。

我最后说道:“反正最多就当做个好事养她们一年,亏到底了也就把从你们这里赚的钱亏掉。”

等我说完,贡辅扑哧一笑,摇摇头道:“你心态倒是好的!可是我们家族是要做生意的,这些人口砸在手上,老夫我也亏不起啊!”

自从六月廿五日与贡辅初见,我对这个老爷子还是挺佩服的。不过就如他之前所言:因为贡宪己经陷进这个生意里,他要补救将盘子做大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就像睿智如义父无法改变李绪代表的“右弼旗”系与李家军渐行渐远,老辣如贡辅也无法改变供求关系。

我试图从葛履、葛谦那里学来的”管仲学派“的知识来分析、解决贡辅遇到的问题,但是眼下这个“货殖”太特殊了,因为其周转周期内的保有成本太高,真的无法用一般方法来对应分析。

我再试图换个角度去分析目前这个“蓄奴贸易”的交易痛点——无非是因为整体经济下行带来的需求弱和商籍人士害怕“算缗”加剧而不敢轻易蓄奴的导向。

我意识到:在“算缗”之下,是无法用正常的“贱买贵卖”来衡量奴隶的市场价值的,这个周期也是管仲、陶朱、计然、子贡、吕不韦们没有办法预测的。

我随即想到另一个问题:一帮淮阳去汝南玩的智囊为什么帮郑当时想出“鸿隙陂”的捐款家族要给予三十年的土地租赁权来回报。一方面,这样在中枢那边提报时体现的是土地未遭到过分兼并;另一方面,租田对捐款的商籍家族而言不增加“算缗税”负担。同时,这种模式最终通过“租息相抵”的方式实现了还利于捐款家族。

想到这里,我忽然豁然开朗!能买得起奴隶但是不敢轻易下手的人不是觉得还不够便宜,而是担心保有成本——主要是担心“算缗”成本的核算(就算是一千钱买的奴隶,在收算缗税的时候指导价也至少是一万钱),如果奴隶本身归属“奉祀君”家族照着的贡家,但使用权归工商虞衡者,这样贡家不用承担保有奴隶周期内的食宿开支还有租金收入,蓄奴者又以租的方式规避了“算缗”,这个生意就好做了!

想到此处,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贡辅:奴隶全部以租借的形式交付给需要的人使用,两年起租,两年的租金是奴隶买来的全部成本(典价、“市券”税、掮客金、食宿……)租借者只要付出租金和理所当然的在租借期内管奴隶的食宿医疗,就可以完全解决目前的交易痛点。此外,我还给贡辅出了个主意:为了防止在租借期间奴隶产生意外伤害,贡氏可以向租借方加收一笔“健康保证金”(建议为典价加“市券”税的总和),约定租约不再续期的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后)确定奴隶身体没有因租借毁坏后退还,这样一方面很合理也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充实了贡氏的现金流。如果这个流程跑通,贡氏在定陶买的奴隶租出去一次就可以回本并创造正向现金流。

听我说完,贡辅用力拍了拍栏杆,道:“对啊!对啊!这不就是‘租息相抵’的变招吗?老夫怎么没想到!而且这么滚下去我们的现金流始终是正向的,还可以适度扩大规模。如果有一天‘算缗’结束,卖身奴价格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我们还可以再赚一大笔!”贡辅终于回过头,面露心悦诚服的表情道,“李司马,没想到你也是个商业奇才啊!”他顿了顿,又道,“如此奇谋,我一定要论功行赏!等我回去和‘奉祀君’家族商量好,一定要给你丰厚的答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