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开局救了朱祁镇一品侠 > 第36章 亩产千斤震朝堂我这仙粮让百官彻底闭嘴(第2页)

第36章 亩产千斤震朝堂我这仙粮让百官彻底闭嘴(第2页)

一千二百三十斤?一千五百五十斤?!

这怎么可能?!这绝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一定是秤坏了!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声音都变了调:“陛下!此……此数字闻所未闻,骇人听闻!岂有亩产千斤之粮?此非天方夜谭乎?恳请陛下明察,是否计量有误?!”

“臣附议!”立刻有大片官员出班,纷纷表示怀疑,“北地苦寒,焉能如此高产?定是虚报!”

“陛下,切不可被虚妄之言所蒙蔽啊!”

质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不是他们不相信皇帝,而是这个数字实在超出了他们认知的极限,颠覆了他们固有的世界观!

朱元璋早就料到会如此,他不怒反笑,指着那些箩筐:“虚报?耿炳文,将镇北堡的收获账簿,还有随行的户部主事、锦衣卫的监察记录,全都抬上来,让诸位大人好好看看!看看是不是咱老了,眼花了,还是有人敢合伙欺君!”

几大箱账簿和记录被抬上殿,当众打开。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块试验田的面积、下种量、田间管理、以及最终收获的称重过程,每一笔都有经手人画押,甚至有锦衣卫的复核印鉴!证据链完整,无可挑剔!

百官们传阅着那些账簿,脸上的怀疑逐渐被震惊所取代,手指开始颤抖,额头冒出冷汗。这……竟然是真的?!世上真有如此神物?!

林奇此时,缓步出班。他知道,是该给予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他并非空手而来,他让人抬上来了一个小泥炉和一口锅。就在这庄严的奉天殿上,他亲自演示起来。

他将土豆洗净削皮,切成块状,放入锅中蒸煮。

又将红薯洗净,首接放入炉火中煨烤。

还将玉米粒剥下,用少量油脂翻炒。

很快,一股浓郁的、前所未有的食物香气,开始在金銮殿内弥漫开来!那是淀粉被加热后的甜香,是食物最本真的诱惑!

土豆被蒸得软烂,红薯被烤得流蜜,玉米被炒得金黄酥脆。

林奇将这几样简单烹饪好的食物,分成小份,由太监送到每一位重臣面前。

“请诸位大人亲口尝一尝。”林奇的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此三物,不仅高产,更可为主食,耐饥耐储。土豆软糯,可代米粮;红薯甘甜,可补蔬果;玉米炒食磨粉皆可。若推广天下,则我大明百姓,纵遇灾年,亦可有果腹之物,无须易子而食!”

百官们看着眼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食物,又看看那堆积如山的原始作物,再想想那骇人听闻的亩产数字,最后,怀着复杂无比的心情,将食物送入口中。

软糯!甘甜!香酥!

口感或许粗糙,但那份实实在在的饱腹感和甘甜味,是做不了假的!这确是能活人性命的宝贵粮食!

这一刻,所有的质疑、所有的侥幸、所有的抵触,都在事实和亲身感受面前,彻底粉碎了!

扑通!扑通!

几位老臣甚至激动得当场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天降祥瑞!此乃真正的祥瑞啊!陛下圣德感天,故赐此仙粮于大明!臣等……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这一次,充满了由衷的震撼和喜悦!

那些原本还想挑刺的江南官员,此刻也彻底哑火,面色灰败地跟着跪下。在活人无数的泼天功劳面前,任何私心杂念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可笑。

朱元璋站在御阶之上,享受着这万众归心的时刻,目光落在林奇身上,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庆幸。

林奇再次躬身:“陛下,仙粮虽好,然推广之事,仍需谨慎。需根据各地水土气候,选择适宜作物;需教导百姓存储之法,防止腐烂发芽;更需预防粮价暴跌,伤及原有种粮农户之利。臣己拟定《推广疏议》一篇,请陛下御览。”

他考虑得如此周全,甚至连后续的社会经济影响都想到了。

朱元璋接过那本奏疏,看都未看,便大声道:“准!一切就按林爱卿说的办!林奇献种有功,活民无数,功在千秋!加封太子太保!赐丹书铁券!其父祖三代,追赠爵位!”

封赏之重,再次震惊朝野!太子太保,己是三公之一,虽为虚衔,却地位尊崇!丹书铁券,更是免死金牌!

然而,这一次,再无一人提出异议。

林奇跪谢隆恩,神色依旧平静。

他知道,高产作物的成功,将他推上了真正的神坛,也将他放在了更耀眼的聚光灯下,成为了所有旧势力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终极目标。

仙粮现世,活命万家。

恩泽天下,亦招怨煞。

脚下的路,是通天坦途,也是万丈悬崖。

退朝之后,林奇走在长长的宫道上,感受着身后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