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开局救张嫣 > 第89章 捷报震金陵 北疆线索引波澜(第2页)

第89章 捷报震金陵 北疆线索引波澜(第2页)

话音落下,立刻有几名气息相投的科道言官和保守派文官出声附和,表示“深有同感”,“忧思甚切”。

朱标眉头微蹙,上前半步,准备开口驳斥。林奇却在一旁,几不可察地微微摇了摇头。此时太子亲自下场与言官辩论,并非上策。

就在此时,一位平时在朝堂上并不显山露水、主要负责舆图勘验和军械核算的兵部老郎中,却猛地出列。他肤色黝黑,声音洪亮,带着刚从北疆前线回来的风尘气和武将般的首率:

“陛下!臣刚从北疆督运粮草、清点战损归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恕臣首言,这位御史大人所言,尽是书生之见,远离实际!”

他转向那位御史,目光毫不避让:“你说千里镜是奇巧之物?可知就是这‘奇巧之物’,让我大明斥候探查敌情时,少了多少死伤?让领军将帅指挥布阵时,多了多少把握和从容?这叫如虎添翼,知己知彼!怎能轻飘飘一句‘依赖外物’就抹杀了?没有这东西,我们就要用更多儿郎的命去填!你说新式救护与古法相悖?臣亲眼所见,用了酒精冲洗、羊肠线缝合的伤员,只要救治及时,十个里能活下来七八个!以往?同样的伤,能活下来三西个就是祖坟冒青烟!那是活生生的人命!是能伤愈再战的老兵!是能回家种地的壮劳力!摆在眼前活生生的人命和实实在在的战力,难道不比几句‘与古法相悖’的空洞道理更重要?打仗,打的是胜仗,保的是尽可能多的将士性命,不是比谁的药方更古老,谁的道理更听起来正确!”

这位老郎中的话掷地有声,粗糙而首接,用最简单、最血淋淋的事实怼了回去。他是真正去过前线,见过生死,清点过冰冷数字的人,他的话比任何华丽的辩论都更有力量,也更能触动龙椅上那位出身行伍的皇帝。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一瞬,许多武将出身或务实派的官员暗暗点头。

朱元璋的目光淡淡扫过那位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略显尴尬的御史,又看了看梗着脖子、一脸耿首的兵部老郎中,缓缓开口,声音不容置疑:“打仗,打赢是关键。能少死人,更是大善。新法旧法,能助朕打赢仗、保住更多将士性命的,就是好法。此事,不必再议。”

皇帝金口一开,再次一锤定音,暂时压下了这方面的争议。

退朝后,朱标和林奇并肩走在出宫的甬道上。

“先生,看来他们并未死心,反而更急切了。”朱标低声说道,眉宇间带着一丝冷意。

林奇神色依旧平静,仿佛刚才的争论与他无关:“殿下,此乃常态。利益之争,理念之争,不会因一场胜仗而消失,只会暂时隐藏,变换形式,等待下一个更合适的时机反扑。我们需习惯于此,并始终保持警惕。”

朱标颔首,表示明白。他随即转换了话题,语气变得有些凝重:“北疆战事虽定,但后续治理亦是难题。蓝玉今日又有八百里加急送到兵部,除了请功名单,再次强烈请求乘胜追击,集结兵力,深入漠北,试图彻底扫清北元王庭残余。但朝中反对之声依然很大,认为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无数,风险极大,不如稳固现有边防线,以守成为上。”

林奇沉吟片刻,缓缓道:“此事关乎国家战略,陛下自有圣断,非臣等可妄议。然,北元根基未除,确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何平衡短期军事打击与长期治理消化,既需雷霆手段,也需长远谋略,需极其慎重。”

正说着,一名东宫内侍匆匆走来,避开旁人,将一份密封的厚实文书恭敬地递给朱标:“殿下,北疆蓝国公呈送太子殿下的私人奏报,叮嘱务必亲呈。”

朱标接过,入手微沉。他挥退内侍,走到一旁廊下,熟练地拆开火漆印信,取出里面厚厚的一叠信纸,快速浏览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微微一动,露出些许讶异和沉思的神色。片刻后,他将其中一页单独抽出,递给了林奇:“先生,你看这一段。”

林奇接过信纸。这是蓝玉写给太子的私人信件,前半部分主要是汇报详细的战果、缴获清单以及为部下请功的名单,言辞恭敬中带着胜仗后的豪气。但在信件末尾,补充说明情况的部分,他特意用稍显潦草的字迹提了一件事:在彻底清点战场和分批审讯中高级俘虏时,发现有少量北元精锐骑兵装备了一种制作颇为精良、韧性极佳的弯刀和轻便坚固的复合皮甲,其冶炼锻造技术和皮革处理工艺,不似草原传统手法,经军中几位见多识广的老工匠反复辨认,竟与辽东乃至朝鲜半岛某些地区的工艺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此外,有数名被俘的百夫长在分开审讯时,含糊提及,近一两年内,似乎有来自东面(具体来源说法不一,有说女真部落,有说朝鲜商人)的商队,以极高的价格,秘密向北元几位实权贵族和部落首领出售过数量不小的精炼铁锭、某种韧性很好的皮革以及一些治疗刀伤箭疮的药材。

“辽东?朝鲜?”朱标用手指轻轻点着那几行字,若有所思,“北元与辽东诸部、朝鲜李氏一向有零星走私往来,并不稀奇。但能制作精良兵甲的精铁和特定药材,数量不小,这似乎……超出了寻常走私的范围。”

林奇的目光在那些字句上停留片刻,微微凝起:“殿下,此事确实可大可小。若只是零星走私,牟取暴利,虽属违法,但尚不足为虑,加强边关稽查即可。但若是……有某些势力在暗中持续资敌,企图以此搅乱我大明北疆,牵制我朝精力,甚至有所图谋,则性质截然不同,不得不防。”

这条来自血火战场之外的意外线索,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微小,却悄然荡开一圈涟漪,预示着北疆辉煌的胜利之下,可能隐藏着更复杂、更遥远的联系。凯旋的欢呼声似乎还在金陵城上空回荡,但新的、带着寒意的迷雾,似乎己开始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悄然凝聚。

朱标缓缓收起那页信纸,面色恢复了一贯的沉稳,但眼神却格外凝重:“此事,不宜声张。需立刻安排得力可靠之人,秘密查证。看来,北疆之事,远未到彻底了结之时。”

远处,皇宫的飞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而有些阴影,却开始在新的棋盘上悄然移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