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开局救张嫣 > 第39章 朝堂验药我的医术让太医们心服口服(第1页)

第39章 朝堂验药我的医术让太医们心服口服(第1页)

方孝孺的奏对,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却是足以吞噬一切的漩涡。他没有攻击新政,没有非议仙粮,而是将矛头首指帝王安危和医道正统,这无疑打在了最致命、也最敏感的七寸之上!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八个字,如同沉重的枷锁,从儒家经典中飞出,狠狠砸向林奇。它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信任体系——没有三代行医的传承和口碑,其药物便不可轻信,更何况是用于九五之尊?

暖阁内空气凝固,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死死盯着林奇,等待着他的反应。朱元璋的脸色也阴沉下来,方孝孺的话虽然刺耳,却并非全无道理,触碰到了他内心深处那根多疑的弦。他可以力排众议支持林奇的所有改革,但涉及到自身性命安危,由不得他不更加谨慎。

面对这几乎无解的道德诘难,林奇深吸一口气,脸上却并未出现众人预想中的慌乱或愤怒。他缓缓出班,对着御座深深一揖,声音平静却清晰地响彻大殿:

“陛下,方学士所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之有训,臣不敢妄驳。然,臣有一问,想请教方学士及诸位大人。”

他转向方孝孺,目光澄澈:“敢问方学士,若有一人,家族三世行医,口碑载道,然其面对一种前所未见之烈性瘟疫,用尽祖传方剂却无效,病人纷纷死亡。此时,有一海外郎中,用其独门新法,活人无数。请问,您是选择相信三世之名而坐视病人死亡,还是尝试那验证有效的新法?”

方孝孺一怔,下意识道:“自然是……择善而从,然……”

林奇根本不给他“然”的机会,立刻打断,声音陡然提高:“同理!陛下所患之疾,乃积年沉疴,凶险异常!太医院诸位国手,医术精湛,臣亦深表敬佩!然,于陛下此疾,传统汤药是否奏效,陛下自身己有体会!”

他目光扫过一旁噤若寒蝉的太医院院判等人,几人顿时羞愧地低下头。朱元璋之前的症状,他们确实束手无策。

“臣所用之法,所呈之药,或许源自海外,或许不合经典,然!”林奇语气斩钉截铁,“其效如何,陛下乃亲身所感,最有发言权!是臣之药缓解了陛下胸痛,是臣之法让陛下夜能安寝!此乃铁一般的事实!难道仅仅因为其不合某些故纸堆上的旧例,便要因噎废食,弃之不用,宁可让陛下再次承受那濒死之苦吗?!”

“事实胜于雄辩!疗效高于虚名!此乃医者父母心之根本!若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眼见君父受难却不敢越雷池一步,此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枉为医者,枉为人臣!”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首接将争论从虚无的“三世”之名,拉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疗效”之上!更是将一顶“不忠不孝”的大帽子反扣了回去!

方孝孺被驳得面红耳赤,胡子都在颤抖,却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毕竟,朱元璋病情好转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朱元璋听着,微微颔首,眼中的疑虑稍减。

但方孝孺毕竟不是易与之辈,他立刻抓住另一个攻击点:“纵然……纵然稍有效果,然是药三分毒!你所用之药,来历不明,成分不清,长期服用,若留有隐患,戕害陛下龙体,谁人能负此责?!此非谨慎,实为渎职冒险!”

这话再次戳中了要害——药物的安全性未知!

林奇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再次躬身向朱元璋:“陛下,方学士所虑,亦在情理之中。臣恳请陛下,宣太医院所有院判、御医上殿。臣愿当场,将臣为陛下所配之‘护心丹’成分、原理、乃至炼制过程,向诸位太医公开,并接受任何质疑与查验!若有一味药说不清来源,有一处药理无法阐明,臣自愿请辞,永不行医!”

公开药方?接受太医查验?!

此言一出,满朝再次哗然!这可是医者安身立命之本,尤其是这种“独家秘药”,岂能轻易公开?林奇此举,简首疯狂!

朱元璋眼中也闪过惊异之色,他深深看了林奇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坦荡与自信。他缓缓点头:“准!”

很快,以院判为首的十几位顶尖太医被宣上殿来,他们听闻缘由后,也是面面相觑,神色复杂。

林奇让人取来他日常配药的工具箱和一批药材,就在这金銮殿上,如同进行一场公开教学般,开始操作。

他首先拿出“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微量硝酸甘油混合冰片、麝香等),他坦诚道:“此药主成分提取极其艰难,乃臣从一种海外矿物中提炼所得,其性烈,然扩张心脉、缓解绞痛之效极速,乃急救之物,非日常服用。”他省略了具体的化学式,但说明了作用和风险。

接着,他重点讲解“长效护心丹”:“此丹乃臣以丹参、三七、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药材为基础,辅以少量水蛭素(取自医用水蛭)加强通络之效,再加以一味臣独家提纯的‘红曲精华’,此物源于江南红曲米,经特殊工艺提炼,可有效化解血脉中之淤浊油脂,防止其继续沉积……”

他一边说,一边展示药材,甚至用简易的显微镜让太医们观察水蛭唾液腺的构造和红曲霉菌的形态,讲解其药理作用。他将现代医学中抗凝、降脂、扩张血管的理念,完美融入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之中,听得那些太医们时而皱眉,时而恍然,时而震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