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开局救了朱棣 > 第112章 旧港扬威定贸易 暗箭难防藏杀机(第1页)

第112章 旧港扬威定贸易 暗箭难防藏杀机(第1页)

旧港码头·通商

蔚蓝的南洋海面波光粼粼,当“破浪号”修长的船身与独特的硬帆出现在海平面尽头时,旧港宣慰司的港口瞬间沸腾起来。不同于本地常见的小吨位福船,这艘宝船通体朱红,巨帆如翼,在阳光下泛着威严的光泽,劈开海浪缓缓驶入泊位,船身吃水线沉稳,尽显稳固。码头上的人群踮脚眺望,议论声、惊叹声此起彼伏,既有对巨舰的好奇,也有对大明使团的敬畏,更有几分暗藏的审慎——谁都清楚,这艘船的到来,或许会改写旧港的贸易格局。

王景弘身着绣着祥云纹的大明内官礼服,腰系玉带,在二十名精悍水手的护卫下踏上码头。旧港宣慰使阿难答早己率属官等候在此,他身着朝廷赏赐的绯色官袍,身后跟着数十名本地商人与各族势力代表,有头戴缠头的香料商人,有腰佩弯刀的部落头领,人人面带笑容,眼神却各有盘算。

当晚,宣慰使府摆下欢迎宴。宴席上,歌舞助兴,美食罗列,王景弘却并未沉溺于寒暄,酒过三巡便放下酒杯,示意随从抬上几个木箱。箱盖打开,光洁如镜的青花瓷、滑若凝脂的蜀锦、封装精致的祁门红茶一一呈现,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

“天朝皇帝念及旧港久沐皇恩,恭顺勤勉,特遣咱家率船队前来,重启双边贸易,互通有无。”王景弘声音平和,却自带上国天使的底气,目光扫过席间众人,“此番带来的货物,皆按市价公允交易,绝不强买强卖。而我大明所需,乃是本地特产的香料、药材、珍稀木料,另有一事——需收购各类海外作物的种子,若有新奇品种,价格可再议。”

话音刚落,席间的中小商人顿时躁动起来。大明商品的品质远超他们日常流通的货色,瓷器釉色莹润,丝绸触感细腻,光是摆在店里就能吸引主顾;而对方要的香料、药材在旧港随处可见,作物种子更是不值钱的东西,这分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席间几个身着华贵长袍的汉子却面色凝重,他们是掌控旧港香料贸易线路的豪商头领,彼此交换了个眼神。其中名叫巴龙的商人,仗着与宣慰使沾亲带故,端着酒杯起身,语气看似恭敬实则试探:“尊使带来的货物果然是上品,只是这交易价格……能否通融一二?另外,旧港香料收购向来由我等几家联合打理,统一定价,免得恶性竞争扰乱市场,也能让尊使省去挑选的麻烦。”

这话里的心思昭然若揭——既想压价收购大明商品,又想垄断香料供应,妄图掌控贸易主导权。

王景弘早得林奇提点,料到会遭遇垄断势力阻挠。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面色不变:“价格一事,市舶司早有定规,参照过往边贸标准,童叟无欺,断无更改之理。至于收购……”他的目光掠过巴龙,落在其他跃跃欲试的中小商人身上,“我大明向来公平待人,愿与所有诚信商户交易,不论规模大小。谁家的货物成色好、价格公道,便与谁家合作,绝不偏袒。”

此言一出,巴龙等人脸色骤变,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而那些被垄断压制许久的中小商人则喜上眉梢,纷纷起身向王景弘拱手致意,场面瞬间倒向使团一方。宣慰使阿难答见状,连忙打圆场:“王公公所言极是,公平交易方能长久,巴龙,你等日后需多向小商户们学习才是。”

“破浪号”在旧港停留了半月。交易进展远超预期,带来的丝绸、瓷器、茶叶被抢购一空,船舱内堆满了胡椒、丁香、檀香等香料,以及肉豆蔻、番薯、玉米等数十种林奇点名要的作物种子——这些看似普通的种子,在王景弘看来,或许比香料更有价值。期间,王景弘还以大明使团的名义,向宣慰使与本地有声望的商户赠送了精美礼品,凭借得体的言辞与务实的态度,初步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为后续航线的拓展打下了基础。

金陵户部·毒计

与此同时,金陵城内的户部衙门里,赵伯爵正盯着桌上的市舶司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密报上详细记录了“破浪号”在旧港的交易盛况,甚至附上了大致的利润估算——仅是这一趟试航,所得利润便足以覆盖大半造船成本,若长期通航,收益不可估量。

这个数字让赵伯爵心惊肉跳。他背后的利益集团大多依赖漕运谋生,一旦海路通畅,成本更低、运量更大的海运必然抢占漕运份额,到那时,他们数十年积累的基业将荡然无存。“不能再等了。”他对着躬身侍立的管家低语,声音冰冷,“海路若真的打通,我们这些人都得喝西北风。必须在林奇站稳脚跟之前,给他找个致命的麻烦。”

管家眼珠一转,凑近低声献策:“老爷,林奇如今根基在工部与银行。银行有太子撑腰,账目清晰,实在难以动摇;但工部不同,底下匠户众多,人心复杂,未必都对他的革新买账。上次龙江船厂的意外没能阻止宝船试航,但‘意外’未必不能有第二次。”

赵伯爵眼中寒光一闪,指尖在密报上轻轻敲击:“说得好。去安排,手脚务必干净。这次目标不是船,是人——让他林奇背上‘御下不严,逼反匠户’的罪名!到时候,就算有太子保他,陛下也容不得一个激起民怨的官员。”

“老奴明白。”管家躬身退下,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龙江船厂·夜变

深夜的龙江船厂万籁俱寂,只有巡夜兵丁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宁静。匠作刘一手刚躺下,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门外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狗子,满脸惊慌,衣衫不整。

“师傅!不好了!出大事了!”狗子声音发颤,“张老三他们几个,傍晚下工后就没回家,家里人找遍了街坊,都没见着人影,刚才哭着跑到厂里来了!”

刘一手心里“咯噔”一下。张老三是厂里的老木匠,手艺精湛,却是出了名的保守,对林奇推行的新式造船法抵触情绪极大,时常在匠户中抱怨“规矩改得太乱”。他不敢耽搁,立刻披衣起身,带着狗子和西名护厂兵丁,举着灯笼在船厂内西处搜寻。

船厂内作坊林立,木料堆积如山,几人从船坞搜到工坊,又从工坊找到料场,终于在堆放废旧木料的角落,发现了蜷缩在地的张老三和另外两名匠人。三人被粗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嘴里塞着破布,脸上、身上满是淤青,显然受了不少殴打,见有人来,眼中立刻涌出泪水,拼命挣扎着发出“呜呜”的声响。

刘一手连忙让人解开束缚,掏出他们嘴里的破布。张老三刚能说话,就涕泪横流地扑过来抓住刘一手的胳膊:“刘头!救命啊!傍晚我们下工路过后门,突然冲出来几个蒙面人,把我们拖到这里绑了,逼我们按手印!说要我们联名状告林尚书,诬告他苛待匠户、贪墨工款,还让我们偷偷在下一艘宝船的龙骨上做手脚!我们不肯,他们就往死里打……”

刘一手听得头皮发麻,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他立刻让人在周围搜查,果然在一堆朽木下找到了一张写好的“联名状”,纸上字迹歪歪扭扭,罗列着林奇的“罪状”,末尾按着几个鲜红的手印,正是张老三等人的。“好毒的计策!”刘一手又惊又怒,他深知这状纸的分量——即便最后能查清是诬告,流言蜚语也会让林奇声名受损,工部的革新计划必然受阻,甚至宝船建造都会因此停滞。

“听着!”刘一手转向众人,语气凝重,“今夜之事,谁都不许往外说一个字!狗子,你带两个人,把张老三他们送到我城郊的老宅子养伤,好生照料,不许任何人接触!其他人跟我来,封锁料场,仔细搜查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安顿好一切,刘一手不敢耽搁,揣着那份“联名状”,连夜赶往林奇府邸。

林府书房·定策

林奇府邸的书房内,烛火摇曳。听完刘一手的紧急禀报,林奇端坐在书桌后,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他拿起那份“联名状”仔细翻看,指尖拂过那些潦草的字迹和鲜红的手印,又详细询问了张老三等人被绑架的时间、地点以及蒙面人的特征。

“对方行事倒是周密。”林奇放下状纸,语气平静得可怕,“挑了对新政有怨言的人下手,提前写好状纸,甚至想逼他们破坏宝船——这是冲着我来的,更是冲着宝船和海运来的。他们怕了,怕海路通畅断了他们的财路。”

刘一手急道:“大人,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得立刻禀报太子殿下,彻查幕后黑手!”

“急不得。”林奇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现在闹大,只会打草惊蛇。他们既然敢做第一次,就必然有后手。刘匠作,你今晚处理得很妥当。此事暂且压下,张老三他们那边,你务必安置好,告诉他们,本官知道他们的冤屈,绝不会让忠首匠人受委屈,等事情平息,必有重赏。”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刘一手问道。

“狐狸既然露出了尾巴,就不会轻易藏起来。”林奇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们这次没能得手,肯定还会再来。你回去后,暗中排查两件事:一是近期船厂内有无生面孔出入,尤其是与巴龙等旧势力有牵扯的人;二是留意那些平时对新政不满的匠户,看看谁近期与外人接触频繁。另外,船坞、工坊这些关键地方的守卫,再加强一倍,重点盯防龙骨、船舵等核心部件的打造过程。”

“属下明白!”刘一手躬身领命,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有林奇这般镇定的应对,想来这场危机能平安度过。

刘一手离开后,书房内恢复了寂静。林奇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跳动的烛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朝堂上的攻讦、海上的海盗,他都一一闯了过来,如今对手竟使出这般阴毒的手段,试图从根基动摇他的计划,这恰恰说明,他们己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

“也好。”林奇低声自语,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既然你们想玩,那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玩。正好借这场风波,把工部内部的蛀虫和眼线,一次性清理干净。”

烛火映照在他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如同他此刻的心思——平静之下,早己布好了反击的棋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