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神医 > 第104章 捷报入京定方略 圣心独断策草原(第2页)

第104章 捷报入京定方略 圣心独断策草原(第2页)

朱元璋听完,眼中露出明显的赞许之色——他需要的继承人,不仅要能稳定朝局,更要懂得平衡各方利益、兼顾眼前与长远,朱标的表现,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好!就按太子说的办!”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一锤定音,“传朕旨意:蓝玉即刻按太子之策行事,率精骑清剿漠北三百里,不得越界;礼部、鸿胪寺三日之内遴选完毕使者,备好赏赐,出使草原诸部!若有拖延推诿者,以抗旨论处!”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这一次,文武百官齐声应和,再无异议——朱标的方案兼顾了各方核心关切,没人能找出更好的替代之法。

东宫书房,密信传旨

退朝后,朱标立刻返回东宫,铺开宣纸,亲笔给蓝玉和林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详细传达了朝廷的最终决策,不仅解释了“军事清剿与政治招抚并行”的原因,还特意安抚蓝玉:“……非是朝廷不欲尽全功,实乃漠北地广人稀,气候恶劣,难以设郡县首接治理。大将军此役己扬大明国威,功绩足以载入史册。后续当以林少保之策徐徐图之,通过边市贸易、部落羁縻逐步稳定草原,方为长治久安之道。望大将军与林少保摒弃分歧,精诚合作,共为大明北疆安宁尽力,待大军凯旋,朝廷必以重赏相酬。”

写完信,朱标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密封起来,交给心腹内侍,叮嘱道:“用八百里加急,务必尽快送到蓝玉大将军和林少保手中,不得延误。”

漠北,明军大营

三日后,蓝玉和林奇在明军大营中收到了朝廷的圣旨和朱标的密信。蓝玉展开圣旨,逐字逐句读完,又接过朱标的密信,反复看了两遍,随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帐内气氛有些凝重,将领们都知道圣旨内容与蓝玉最初的主张不同,却没人敢贸然开口。

良久,蓝玉将密信递给林奇,语气平静:“林少保,朝廷的方略,和你之前说的差不多。太子殿下的信,写得很实在。”

林奇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心中彻底安定——朝廷的决策,意味着他“以利益绑定草原、以分化削弱对手”的治理理念,得到了最高层面的认可,后续推行招抚政策,便有了坚实的后盾。

蓝玉走到帐外,望着无边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的风卷着沙砾,吹乱了他的铠甲系带。他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怅然,却又透着军人的坦荡:“说实话,老子心里确实憋着一股劲,想一路打下去,看看这草原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想亲手抓住巴图拉,立下不世之功。”

林奇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大将军的雄心,末将佩服。但草原的尽头还是草原,即便我们能抓住巴图拉,若不能治理,大军撤离后,新的首领依旧会崛起。陛下的圣旨和殿下的信,不仅是为了大明的国库,更是为了无数将士的性命——深入漠北的风险太大,我们赌不起,也不能赌。”

蓝玉回头看了林奇一眼,目光复杂——有不甘,有理解,最终化为一声释然的笑:“罢了!老子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听令行事!朝廷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

他转身回到帐内,朗声道:“王副将!”

“末将在!”王副将立刻出列。

“点齐一万五千精骑,分三路——一路沿克鲁伦河向北,一路往呼伦贝尔方向向西,一路留守大营外围警戒!”蓝玉下令,语气斩钉截铁,“记住,此次清剿以三百里为限,十五日内必须回撤!首要目标是俘获巴图拉的嫡系部众和牛羊马匹,打击其核心力量;遇到小股部落,先派使者招降,若顽抗不降,再行剿灭!不得滥杀无辜,更不许贪功冒进!”

“末将遵令!”王副将高声领命,转身快步出帐调兵。

蓝玉又看向林奇,语气缓和了许多:“林少保,招抚使者的事,就交给你筹划。需要人手、物资,或者与各营协调,随时跟我说,老子全力配合。”

这是蓝玉第一次在具体事务上主动对林奇放权,也是他真正接纳林奇“军事与政治并行”策略的信号。帐内的将领们看着这一幕,心中对林奇的轻视彻底消散——能让蓝玉这样的猛将改变主意,足以证明林奇的策略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夕阳西下,明军的骑兵分成三路,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扬起的沙尘在草原上划出三道长长的弧线。与此同时,林奇也开始挑选熟悉草原语言和习俗的士兵,准备与朝廷派来的使者汇合,开启对草原部落的招抚之路。

大明的战车,在取得辉煌胜利后,并未沿着传统的“军事征服”路线一路狂奔,而是转向了“军事打击与政治治理并重”的新方向。草原上的风云,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大明北疆的长久太平,也从这一刻,开始有了清晰的轮廓。

(第104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