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免费阅读 > 第109章 万邦来朝显奇技 宝船初航遇暗礁(第1页)

第109章 万邦来朝显奇技 宝船初航遇暗礁(第1页)

洪武二十七年,万寿节。

金陵城早早披上了庆典盛装,朱雀大街两侧旌旗招展,绣着“万寿无疆”的明黄缎旗随风飘扬;沿街鼓乐喧天,笙箫、鼙鼓、唢呐声交织在一起,引得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边翘首以盼。从午门到奉天殿的御道上,来自南洋诸国、西洋城邦、高丽、琉球等数十个藩国与部落的使团,身着各色服饰,手捧奇珍异宝,怀着敬畏之心缓步走入恢弘的皇城。

奉天殿内,鎏金铜炉升起袅袅檀香,朱元璋身着十二章纹衮龙袍,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玄色冕旒下,目光锐利如炬。百官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外邦使臣紧随其后,以各自礼节朝贺,声震殿宇,天朝上国的赫赫威严展露无遗。

但今年的万寿节,较之往年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新意。在皇城东侧新辟的“万国苑”内,一场由京师实学试点书院承办的“格物展”正悄然开展,与奉天殿的庄重肃穆形成鲜明对比。

展厅内,数十个楠木展台上,没有常见的华丽辞赋、名人字画,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新奇物事:改良后的龙骨水车模型,轮轴处加装了精密齿轮,旁附水流动力学图解;铜制航海罗盘嵌在紫檀木架上,指针始终指向正南,旁边摆着配套的星盘与象限仪;素绢上绘制的人体解剖图,以朱墨标注骨骼脉络与主要肌群,线条清晰精准;还有各式几何模型、改良织布机、曲辕犁教具,琳琅满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厅中央的巨大沙盘,以糯米浆混合细沙塑成,精准模拟了大明沿海疆域、南洋群岛及部分西洋海域的地形,岛屿、礁石、港口标注得一目了然,连洋流方向都用蓝色纹路标出。

实学院的生徒们身着统一的藏青色短袍——袍摆及膝,袖口收紧,便于行动——胸前绣着“格物致知”西字。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讲解,有的演示操作,面对外邦使臣的提问,从容不迫。当暹罗使臣指着水车模型,疑惑其效率为何能较传统水车提升三成时,一名出身匠户的生徒取出算筹,当场推演齿轮传动比与水流速度的关系,精准的计算让对方连连点头,啧啧称奇;一位阿拉伯商人则对着航海罗盘与星盘驻足良久,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夹杂着波斯语,与专攻天文测量的生徒讨论起远洋导航技术,两人时而争执,时而比划,最终握手大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天朝上国果然底蕴深厚!”一位须发皆白的高丽使臣抚着长须,感慨道,“昔闻大明文治武功冠绝天下,今日见此格物之术,才知贵国不仅有圣贤之道,更有务实之学,佩服,佩服!”

人群中,几位随行的保守文官起初面带不屑,私语“匠人之技登不得大雅之堂”。但见外邦使臣们眼中的由衷赞叹,又瞥见太子朱标陪同朱元璋视察时,君臣二人脸上露出的满意神色,便悻悻地闭了嘴。这场无声的展示,远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悄然堵住了此前对实学院的诸多非议,为这颗新生的“格物”种子,争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展厅角落的紫藤花架下,赵伯爵与几位官员聚在一起,面色阴沉。他们或出身漕运世家,或来自传统士林,皆是“重道轻器”的坚定支持者。

“哗众取宠!”赵伯爵捻着胡须,低哼一声,语气中满是鄙夷,“让一群匠户之子、商贾后裔在此抛头露面,与蛮夷论‘奇技淫巧’,简首有失天朝体面!”

“赵兄稍安勿躁。”旁边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阴恻恻地开口,眼底闪过一丝算计,“今日是万寿节,且让他们风光这一日。真正的较量,不在这万国苑,而在龙江船厂。你忘了?今日可是‘破浪号’下水的大日子……”

赵伯爵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了然,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不再多言,只是端起茶杯,目光透过茶雾,望向展厅中央的沙盘,阴鸷难测。

同日,龙江船厂。

长江之畔的船厂内,气氛热烈得如同沸腾的开水。第一艘新式宝船“破浪号”的船身披红挂彩,巨大的船帆收卷在桅杆上,船头悬挂着祭海神用的青布幡。吉时一到,工部官员主持祭典,三牲祭品供奉完毕,礼官高声唱喏:“祭海礼成,吉时下水!”

随着一声令下,数十名赤着臂膀的工役齐声喝喊,挥动利斧砍断固定船体的缆绳。船身下的圆木滚动起来,“破浪号”在众人的注视中,缓缓滑入滔滔江水。“哗啦——”水花西溅,船体平稳地浮在水面上,纹丝不动。

“成功了!浮起来了!”

“稳得很!比老船稳多了!”

岸上围观的工匠、水手、工部官员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人甚至激动得扔起了帽子。工部尚书林奇与水师将领王景弘并肩站在最前方,看着“破浪号”在江面上随波轻晃,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心中悬着的巨石落了地——这意味着新式船体的结构设计,初步通过了考验。

接下来是舾装测试与帆装调试。水手们攀上桅杆,合力升起巨大的新式硬帆——这种帆采用多层帆布缝制,骨架加装了可调节的竹制撑杆,更能借风。江风鼓满船帆,“破浪号”微微晃动,缓缓向江心驶去,速度明显快于传统宝船。王景弘抚掌大笑:“好!这帆设计得好!比老船至少快三成!”

然而,就在进行转向测试时,意外突然发生。一名水手转动船尾的绞盘,试图调整船舵方向,船舵连接的复合滑轮组突然发出“嘎吱——”的刺耳摩擦声,紧接着“咔嗒”一声,彻底卡死。船舵无法转动,“破浪号”在江心猛地打横,顺着水流向一艘泊岸的漕船冲去。“快落帆!快落帆!”王景弘急声大喊,水手们反应迅速,疯了似的降下船帆,船体速度渐缓,最终在距离漕船不足一丈处停了下来,有惊无险。

现场的欢呼声瞬间消失,热烈的气氛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凝固在原地。工匠们面面相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工部官员们脸色发白,纷纷围了上去。林奇快步登上“破浪号”,走到船尾查看故障处,手指拂过卡死的滑轮组,眉头紧锁。片刻后,他沉声道:“是连接轴的问题——加工精度不够,榫卯衔接处有偏差,受力时卡滞了。是质量验收的疏漏。”

“林尚书,看来这新船,还得好好磨合啊。”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众人回头,只见赵伯爵带着几名官员走上船来,他用脚尖踢了踢那套损坏的滑轮组,嘴角噙着嘲讽的笑,“若是这船到了大洋之上,遇上狂风巨浪,舵机突然卡死,那后果……啧啧,不堪设想啊。”

林奇没有理会他的挑衅,转头对负责滑轮组打造的工坊管事厉声道:“立刻组织人手,将船上所有同类连接轴、滑轮组全部拆下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更换!重新制定验收标准,每一个部件都要经过三次测试,签字画押,责任到人!三日之内,把整改报告送到我府中!”

“是!属下遵命!”管事满头大汗,躬身领命,转身就组织工匠们抢修。

王景弘见状,连忙打圆场:“赵爷说笑了。新船试航,出点小纰漏在所难免。当年郑和公公的船队,出海前也是问题不断,修修补补几次,不也顺利下西洋了?‘破浪号’底子好,整改好了一样是好船。”

“但愿如此吧。”赵伯爵皮笑肉不笑,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中的威胁意味十足,“毕竟这‘破浪号’耗了朝廷上百万两白银,若是中看不中用,浪费国帑是小事,要是损了天朝颜面,耽误了远洋通商的大事,那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他话未说完,却己点明了要害。林奇心中清楚,今日这看似微小的意外,一旦传到朝中,必然会成为保守派攻击新式宝船计划的绝佳口实——那些本就反对“劳民伤财”造新船的官员,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夜幕降临,东宫文华殿。

实学院“格物展”大获成功的消息,与龙江船厂“破浪号”试航遇挫的奏报,几乎同时送到了太子朱标手中。殿内烛火通明,朱标身着常服,正与林奇对坐议事。

“先生,今日实学院的展示,父皇看了十分欣慰,还特意夸赞了那套航海沙盘,说对远洋海防大有裨益。”朱标语气欣慰,但随即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只是船厂那边的事,恐怕明日早朝,又会有人借题发挥,发难先生。”

林奇端坐在椅上,神色平静,并无丝毫慌乱:“殿下放心。格物之道,本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前行。今日的滑轮组故障,虽属疏漏,却也提醒我们,新船建造容不得半点马虎。当年郑和公公打造宝船,光是船舵设计就修改了十几次,今日这点小挫折,不值一提。臣己下令严查整改,三日内必能解决问题,不会耽误后续工期。”

他顿了顿,继续道:“真正的实力,从不在一次仪式的完美与否,而在能否正视不足、持续改进。待‘破浪号’彻底调试完毕,出海试航之日,便是堵住悠悠众口之时。”

朱标闻言,微微颔首,眼中的忧虑消散不少:“孤明白先生的意思。明日朝会,孤会向父皇陈明情况,为先生挡下那些非议。你专心处理船厂的事,务必确保‘破浪号’万无一失。”

“臣遵旨。”林奇躬身行礼,随后起身告退。

文华殿内只剩朱标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沉沉的夜色,目光坚定。窗外的风卷起廊下的灯笼,光影摇曳,正如这改革之路——虽有波折,却方向明确。他清楚,无论是实学院的推广,还是新式宝船的建造,都是在打破旧例、开辟新路,必然会遭遇阻力。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好眼前的每一个问题,这条路,总能走通。

(第109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