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大明朱慈烺全部 > 第39章 朱标出世改集庆为应天(第2页)

第39章 朱标出世改集庆为应天(第2页)

进入府内,朱元璋径直走向正厅,那里早已聚集了军中众多高层将领和足智多谋之士。众人见主公到来,纷纷恭敬地站起身来,齐声向朱元璋请安问好。

朱元璋健步登上主位,稳稳地坐下后,他那双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被他视线触及的将领们都不禁感到心头一紧,仿佛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沉默片刻之后,朱元璋终于打破了这份沉寂,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缓缓说道:“诸位,经过一番艰苦奋战,咱们如今已然成功攻下了集庆。但这地名嘛,本帅觉得实在不够吉利。所以呢,今日在此召集大家,就是想让各位一同商议,给这地方换个更响亮、更有意义的新名字!”

话音刚落,在座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开始交头接耳地低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只见李善长率先迈步而出,他神情肃穆,双手抱拳向着朱元璋行了一个礼,朗声道:“大帅,老夫认为您提出改名之举甚是英明!依老夫之见,‘应天’二字最为合适不过。此名不仅体现了我们乃是顺应天道而行事,更是预示着这片土地将会成为上天应允我军繁荣昌盛之地!”

李善长的这番话一出,立即赢得了在场其他将领们的阵阵喝彩声。他们纷纷附和,表示赞同李善长的观点,并对“应天”这个名字赞不绝口。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赞许地看着李善长及其他将领们,大声宣布道:“既然如此,那就从今天起,这集庆正式改名为应天!愿吾等能够在这天赐之地开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随着朱元璋的话语落下,整个大厅顿时响起了一片激昂的欢呼声。

会议结束之后,朱元璋缓缓地站起身来,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慢慢地踱出了房间,朝着庭院走去。

当他踏入庭院时,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感到一阵心旷神怡。他停下脚步,微微仰起头,目光投向那广阔无垠的天空。此时,天空湛蓝如宝石,几朵洁白如雪的云彩悠然地飘浮着。

朱元璋静静地凝视着天空,心中默默地思忖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的未来。这个孩子承载着他的期望与梦想,他希望自已的血脉能够延续下去,并且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属于他们朱家的天地。

同时,他也在思考着自已所领导的势力版图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他深知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随后,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派遣数名亲信快马加鞭地前往目的地,务必将马秀英以及她与自已所生的长子安全接至应天府。与此同时,还要把朱文正的母亲也一并请来。

紧接着,朱元璋又迅速差人前去传唤李善长、朱文正、徐达以及汤和等人速速到书房来共商要事。

没过多久,这些被召唤而来的人们便纷纷抵达书房。此时的朱元璋端坐在书桌后方那张宽大的太师椅上,神情显得异常严肃而庄重。

他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之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诸位,虽然我们现今已初步安定下这应天府,然而周边各方势力却犹如饿狼一般对我们虎视眈眈啊!且不说那北方尚未完全肃清的元朝余孽,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单就这南方而言,依旧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割据势力。稍有不慎,我们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呀!”

听闻此言,李善长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只见他轻抚着下巴处的胡须略作思索,而后向前迈出一小步,拱手施礼道:“大帅所言极是。依老夫之见,当务之急乃是要着重于发展民生之事,唯有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方可使得民心归附,进而充实我方的兵力与粮草储备。如此一来,日后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能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

朱元璋听完李善长所言之后,不禁频频颔首,表示自已对于李善长的这一番话语深表认同。

就在此时,朱文正挺身而出,抱拳说道:“叔父,侄儿不才,但愿意率领一支军队向南进发,率先收复周边那些规模较小的城池,以此来进一步扩充我们的势力范围。”

话音未落,一旁的徐达也紧跟着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施礼道:“末将愿与文正一同前往,如此一来,我们二人便可在战场上相互扶持、彼此照应。”

而站在另一边的汤和,则语气沉稳地开口道:“大哥放心,末将自当留守应天,全力确保后方安然无虞。”

朱元璋闻听众人之言,他那锐利的目光之中流露出丝丝赞许之意,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甚善,只是此番行动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朱文正和徐达接下命令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整顿兵马。一时间,营帐内人声鼎沸,士兵们忙碌地准备着出征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经过数日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大军终于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南征之路。

一路上,朱文正和徐达这对搭档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面对敌人坚固的城池,朱文正总能迅速制定出精妙的作战计划,而徐达则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两人相互协作、相辅相成,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一座座城池接连被攻克。那些原本负隅顽抗的小股敌军,听闻这支军队的威名后纷纷望风而降,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与此同时,远在应天的李善长和汤和也没有闲着。李善长凭借自身的治理能力,积极推动当地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他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大力扶持商人贸易往来,繁荣市场,让应天城的经济日益昌盛起来。

另一边,汤和则全身心投入到新兵的训练之中。他严格要求每一名新兵,从体能训练到战术技巧,都必须合格。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新兵们逐渐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队伍,随时准备奔赴前线战斗。

坐镇应天城中的朱元璋,则时刻关注着前方战事以及后方各项事务的进展情况。他犹如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根据不断传来的情报灵活调整战略部署,确保整个战局朝着有利于已方的方向发展。在他的精心统筹之下,各方势力各司其职、紧密合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