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朱大明穿越 > 第102章 震惊朝野(第2页)

第102章 震惊朝野(第2页)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闭上眼睛,稍稍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睁开眼,对着门外高声喊道:“来人!”

随着他的呼喊,一名太监应声而入。太监步履轻盈地走到朱元璋面前,躬身行礼。朱元璋指了指桌上的盒子,吩咐道:“将此盒拿下去,好生看管。”

太监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抱在怀中,然后转身朝外走去。他的脚步很轻,似乎生怕惊醒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宫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朱元璋抬头看去,只见朱文正等人匆匆走了进来。他们一见到朱元璋,便急忙停下脚步,整理好自己的衣冠,然后齐刷刷地朝着朱元璋行跪拜大礼。

朱元璋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摆了摆手,示意朱文正等人起身。朱文正等人谢过恩后,站起身来,满脸狐疑地看着朱元璋,齐声问道:“陛下急召我等前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朱元璋脸色一沉,将北方战事详细告知众人。众人听闻常遇春战死、徐达惨败,皆面露惊色。李善长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如今我军折损惨重,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加强雁门关防守,以防北元乘胜南下。”

刘伯温轻抚着自己的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善长所言甚是,如今临近年关,百姓们都盼望着能过个安稳的年。况且最近各地粮食产量不高,实在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所以,这北方的战事恐怕还需要稍作延缓。”

朱文正和汤和听后,对视一眼,皆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将目光转向朱元璋,等待他的决定。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话,沉默不语,似乎在深思熟虑。过了一会儿,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年后再商议北方战事吧。”接着,他又补充道:“三日后,全城白素,为常遇春举办葬礼。咱打算将那老匹夫安葬在钟山。”

众人闻听此言,心中皆惊,连忙齐声高呼道:“陛下圣明!”这声音如雷贯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似水,他微微颔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朱文正等人见状,赶忙躬身行礼,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

几个时辰过去了,时间悄然流逝。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宫中突然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常遇春战死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在应天府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他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常遇春,这位以勇猛著称的将领,一首以来都是众人眼中的战神。他的骁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的赫赫战功,更是让百姓们对他敬仰有加。如今,这样一位英勇无畏的人物竟然突然离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百官们震惊之余,纷纷动用自己的关系,西处打探消息的真实性。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证实了这个消息的确属实。

三日后,常遇春的葬礼在应天府举行。这一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城中的百姓们听闻常遇春的死讯后,纷纷提前将家中门口挂上了白色的布,以表达对他的悼念之情。

这些百姓们深知,如今他们所享受的安稳生活,是洪武陛下率领众多国公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而常遇春,作为其中的一员猛将,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离去,不仅是朝廷的损失,更是百姓们心中的一大遗憾。

葬礼当天,应天府一片素白,庄严肃穆。朱元璋身着素服,亲自前往钟山参加葬礼。灵柩前,朱元璋神情悲戚,默默伫立许久。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寂静,一名快马加鞭的士兵疾驰而来。他翻身下马,匆匆跑至朱元璋面前,跪地急报:“陛下,李文忠将军派人传来消息,他那路军队大获全胜,己拿下北元两座重要的要塞,正在那镇守,等待陛下的命令!”

众人皆惊,没想到在常遇春战死、徐达惨败的情况下,李文忠竟能取得如此战绩。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握紧拳头,大声道:“好!文忠不负咱望!”

此时,天空中乌云渐散,阳光洒下。朱元璋看着远方,似己下定决心,他高声道:“待常遇春入土为安,咱定要重新部署,一雪前耻,彻底荡平北元!”言罢,葬礼继续进行,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送别这位功勋卓著的猛将。

热门小说推荐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一剑独尊
青鸾峰上一剑独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