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大明朱标 > 第52章 张士诚的野心刘福通之死(第1页)

第52章 张士诚的野心刘福通之死(第1页)

且说那张士诚啊,在元末那众多英雄豪杰之中,绝对称得上是最为富裕之人。想当初,他与自家三位兄弟一同靠着撑船运输官盐来维持生计。

然而,这运盐所得的酬劳着实微薄,难以养家糊口。于是乎,颇有胆识的张士诚便伙同几位同样胆大心细的同乡好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贩卖私盐这条充满风险却又利润丰厚的道路。

他们在替官府运送官盐之时,总会巧妙地随身携带一小部分私盐,并将其暗中贩卖给当地那些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

尽管如此行径一旦被发现,必将遭受严惩,但凭借着张士诚等人的机智谨慎以及过人运气,倒也一直未曾露出马脚。

而说起这张士诚,其人不仅头脑灵活、善于经商,更是有着一副侠肝义胆。即便他家境时常贫困到连饭都吃不上,锅里空空如也,可但凡乡里乡亲遭遇难处向他求助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钱袋,倾尽全力相助,并且对所有请求皆是来者不拒。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士诚那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之名逐渐在当地盐民之间广为流传开来,他本人亦因此成功地树立起极高的威望。众人皆对其心悦诚服,视其为值得信赖与依靠的领袖人物。

此后不久,韩林儿和徐寿辉等人振臂高呼,率领着众多民众揭竿而起。这股汹涌澎湃的起义浪潮迅速蔓延开来,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就在此时,目光敏锐且颇具野心的张士诚察觉到了机会来临,毫不犹豫地打出响亮的口号,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起义大军之中。

没过多久,张士诚便与李华甫达成默契,两人紧密配合,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泰州城这座坚固的堡垒。然而,泰州城的沦陷对于元朝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元朝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在镇压泰州起义时遭遇惨败,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他们不得不另寻良策。于是,行省派遣高邮知府李齐带着义兵万户府“万户”的显赫告身前往泰州招安张士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华甫对招安一事坚决反对。当李齐满怀诚意抵达泰州后,还未及开口劝说,便被李华甫毫不留情地拘禁起来。而张士诚则审时度势,认为元朝虽然暂时受挫,但仍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内心渐渐倾向于接受招安。

由于在招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张士诚与李华甫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双方彻底决裂,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火拼。

这场残酷的内斗以张士诚一方的胜利告终,李华甫命丧黄泉,其所统领的部队也被张士诚尽数吞并。随后,张士诚欣然接受了元朝赐予的万户官职,并将被囚禁的李齐给杀害了。

招安成功后的张士诚可谓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其麾下将士们亦是群情激昂、士气大振。趁着这股势头,张士诚当机立断,决定趁热打铁,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他广撒英雄帖,四处招揽能人异士;同时开仓放粮,吸引众多穷苦百姓前来投军。一时间,张士诚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起来。

与此同时,元朝的主力部队在北方和南方与红卫军展开了激烈交锋,并遭到了对方强有力的牵制。这对于张士诚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瞅准时机,毫不犹豫地再次举起反元大旗,并且重新打起了起义军的旗号。紧接着,他调遣出自已精心训练的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地向周边地区进发,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没过多久,高邮这座军事要冲便映入了张士诚的眼帘。此城地理位置险要,城墙高耸坚固,如果能够将其拿下,对于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张士诚亲自督战,指挥大军对高邮发起了猛烈攻击。经过数日激战,城内守军渐渐不支,最终城门被攻破,高邮城落入了张士诚之手。

而负责镇守高邮的元朝亲王完者秃见大势已去,心中明白以自已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张士诚军队那排山倒海般的凌厉攻势。

在一番痛苦挣扎后,为避免全军覆没,他只好无奈地选择弃城出逃,以期能保存一丝有生力量,日后再寻东山再起之机。就这样,随着高邮城的易主,张士诚的声威愈发显赫,其势力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经过一段漫长而耐心地等待之后,张士诚敏锐地察觉到时机已然成熟。他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野心之火终于再也无法抑制,于是毅然决然地宣布自立为王。他给自已取了一个响亮的称号——诚王,并将国号定为大周,定年号为天祐,同时还颁布了历法名曰明时。

紧接着,张士诚开始有条不紊地构建起自已的政权体系。他设立了中书省这一重要机构,并任命李行素担任丞相一职,此人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深得张士诚的信任和器重。

此外,张士诚还让其弟弟张士德出任平章政事,张士德勇猛善战,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有他协助处理政务,无疑给大周王朝增添了一份强大的力量。

与此同时,蒋辉被委任为中书右丞,负责协助丞相管理中书省事务;而潘元明则担任中书左丞,与蒋辉共同辅佐李行素,确保中书省能够高效运转。

不仅如此,张士诚深知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又迅速建立了枢密院。在众多将领之中,他慧眼识珠,选中了史椿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史椿智勇双全,精通兵法战略,由他统领军队,必定能保大周江山稳固,外敌难以入侵。

自那日起,那蛮海牙子便背弃旧主,转而投靠到了张士诚的麾下。这张士诚呢,本就是个心思活络之人,见蛮海牙子来投,心中更是打起了如意算盘。

他寻思着,若是能再从元朝那里捞取些好处,岂不是美事一桩?于是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派遣蛮海牙子作为使者,前往大都面见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表明自已想要投靠元朝之意。

时光匆匆而过,数日之后,蛮海牙子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杭州。他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地直奔张士诚所在之处,准备向其汇报此行的重要消息。

待见到张士诚时,只见那蛮海牙子恭恭敬敬地朝着上方端坐的张士诚抱拳行礼,脸上满是谄媚之色。紧接着,他开口说道:“启禀大王,小的此番前往大都,可谓是不辱使命啊!带回了一则天大的好消息——那元朝朝廷竟然愿意接纳咱们的投诚啦!只不过……”说到此处,蛮海牙子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张士诚见状,眉头微微一皱,不耐烦地催促道:“快讲!只不过什么?莫要卖关子!”

蛮海牙子赶忙应声道:“回大王,那元朝方面说了,若要他们真心接纳咱们,还需咱们先行有所表示才行呐。”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抬眼观察着张士诚的脸色,生怕惹恼了这位喜怒无常的主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