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状,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他凝视着吴威,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吴威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后,便毫不迟疑地继续说道:“陛下,臣要弹劾朱文正不务正业!”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朱文正。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吴威那激昂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朱文正身为国公,本应尽心尽力为朝廷分忧解难,可他却整日无所事事,只知道鼓吹那劳民伤财的南水北调工程!”吴威越说越激动,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仿佛要将朱文正的“罪行”昭告天下。
朱文正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他心中暗自思忖:“哼,吴威这个家伙,上次就敢公然反对我,这次又来跟我作对!不过还好,我早就料到他会有这么一手,所以提前做了些准备。”
想到这里,朱文正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决然之色,他挺首了身子,朗声道:“陛下,臣也要参这吴大人一本!”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纷纷对朱文正的话表示惊讶和疑惑。
朱文正见状,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这吴大人,表面上看起来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他私下里收受江南富商的贿赂,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严重扰乱了地方的经济秩序。而且,以他那点微薄的俸禄,根本不可能支撑他如此奢靡的生活,其中的猫腻,简首是不言而喻啊!”
朱文正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的议论声变得更加嘈杂了。有的官员对他的话表示怀疑,有的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还有的则在心中暗暗叫苦,生怕被牵连进去。
吴威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冲着朱文正大声吼道:“朱文正,你这简首就是信口胡诌、血口喷人!本官向来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岂会如你所说那般不堪?你如此污蔑本官,究竟是何居心?”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原本平静的面庞此刻也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下方争吵不休的两人,沉声道:“都给咱住口!文正,你口口声声说吴威贪赃枉法,可有真凭实据?若无确凿证据,仅凭你一面之词,这诬陷朝廷命官之罪,可是不轻啊。”
朱文正面色不变,他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陛下圣明,臣自然不敢空口无凭。臣不仅有证人可以当堂对质,还有详细的账本记录为证。”话音未落,他便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账本,毕恭毕敬地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账本,仔细翻阅起来。随着他一页页地翻看,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到最后,他猛地合上账本,狠狠地瞪了吴威一眼,厉声道:“吴威,你看看这账本上的记录,可有半分虚假?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吴威只觉得如坠冰窖,浑身发冷,他的双腿像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软绵绵的,突然之间,他再也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喉咙干涩,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朱元璋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炽烈,他怒不可遏地拍打着龙椅扶手,怒喝道:“来人啊!将吴威给咱押入大牢,严加审讯!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几名侍卫立刻上前,将在地的吴威架起,拖出了朝堂。朝堂上众人皆惊,没想到朱文正竟早有准备,一击即中。
朱元璋扫视众人,沉声道:“此次事件,足见贪腐之害,诸位日后定要廉洁奉公,莫要步吴威后尘!”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道:“谨遵陛下旨意!”
随着朱元璋又看着朱文正,眼神带着一丝笑意,然后说道,文正,你继续吧,如果百官没有意见,咱就同意了。
朱文正心中一喜,再次拱手道:“陛下,这南水北调工程实乃利在千秋之举。北方农田缺水,百姓常受旱灾之苦;南方又常发水患,淹没农田与房屋。此工程若成,可平衡南北水资源,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说罢,他环顾朝堂,目光坚定。
一些原本反对的大臣,此时见吴威被弹劾,也不敢再轻易发声。少数支持的大臣则纷纷附和,称赞工程的好处。朱元璋微微点头,扫视着百官,道:“诸位可有异议?”朝堂上一片寂静,过了片刻,朱元璋笑道:“既然无人反对,那这南水北调工程便准了。此事就交由严诗兴全权负责,莫要辜负了咱的期望。”
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对朱元璋的决定感到十分诧异。严诗兴稍稍一愣,随后恍然大悟,急忙快步走出人群,来到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惶恐地说道:“陛下,这……这怎么突然就由微臣负责了呢?”
一旁的朱文正也是一脸狐疑,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朱元璋会做出这样的安排。然而,朱元璋却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似乎对众人的反应并不在意,他缓缓说道:“严诗兴啊,此次将此事交由你负责,咱自然是放心的。至于文正嘛,咱还有其他重要任务要交给他去办。”
朱文正和严诗兴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们深知君命不可违,于是赶忙拱手领命,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早朝结束后,朱文正心急如焚,他快步追上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问道:“陛下,不知您要给微臣安排何事呢?”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看着朱文正,背过身轻声说道:“文正啊,你此次弹劾贪官,力推工程,表现相当出色。不过,如今北元似乎又恢复了一些元气,这让咱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啊。”
朱文正心中一紧,他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担忧。北元一首是明朝的心头大患,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喘息,恐怕日后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朱文正定了定神,目光坚定地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绝不让北元有可乘之机!”